在大棚營養盤內培育的泡椒苗。
海口網11月3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特約記者陳創淼 攝影報道)沐浴著冬日暖陽,行走在海口秀英馬坡田洋地頭,田間機聲隆隆,一輛大型拖拉機往來穿梭翻耕土地,農民三五成群湊在一起,忙著為剛翻耕過的菜地施加有機肥作為底肥,不遠處是已覆蓋“防寒”黑地膜的地壟,田間地頭呈現出繁忙景象。11月3日,海口市農民學校和秀英區農林局農技專家們把黨的十九大宣講課堂搬到東山鎮馬坡洋萬畝蔬菜基地,并將冬季瓜菜種植防治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種植冬季瓜菜。
在馬坡村眾人品蔬菜種植合作社的一處育苗基地內,培育在營養盤中的泡椒苗長勢健康,一周之內便可下田移種。“培育在營養盤內的育苗,帶肥帶藥帶土,不傷根,基本上沒有緩苗期,種下1至2天就可以恢復正常生長。”在育苗大棚內,海口農民學校研究員吳學步仔細查看營養盤內育苗情況,指導負責育苗的合作社在移種前對種苗集中施藥,并進行病蟲害的防治,“苗要健康,不能帶病下田,確保給農戶提供的是優質的良苗。”
農民在為已經翻耕過的田地施有機肥。
“市、區、鎮農技專家深入育苗基地,從育苗點選址到育苗技術和用肥用藥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確保瓜菜種苗質量,從而保證冬種瓜菜的產量及質量安全。”秀英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侯中偉介紹,馬坡洋萬畝蔬菜種植基地共有8個育苗大棚,育苗面積達30畝,可栽種900多畝冬季瓜菜。為提高瓜菜種苗質量,確保今冬明春瓜菜早上市,提高冬種瓜菜效益、農民增收和產業扶貧。秀英區今年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對全區冬季瓜菜集中育苗進行補助,減輕農民冬種生產成本負擔,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擴大冬種面積。集中育苗包括豆類、椒類、茄類、菜用瓜類和果用瓜類等五大類,重點推廣近年來市場需求趨旺、種植效益較好的新品種。“對貧困戶免費發放種苗,一般種植戶則補貼育苗生產成本的80%。”侯中偉說,今年秀英區計劃種植冬季瓜菜6.2萬畝,這些冬季瓜菜將于元旦前后上市。
為菜地覆上“保暖”的黑地膜。
作為東山鎮東蒼村委會的種植大戶,陳元弟自2014年起開始種植冬季瓜菜,是當地有名的產銷大戶,其所在的永康盛蔬菜種植合作社所產的冬季瓜菜銷往武漢、重慶、河南等地。在他的帶動下,其所在的永康盛蔬菜種植合作社與眾人品蔬菜種植合作社開始抱團種植創市場,同時還帶動村鎮種植大戶加入到合作社一起種植蔬菜,再由合作社統一收購銷售,抱團取暖,擴大產業規模。“從過去的‘單打獨斗’到現在的‘抱團發展’,不僅產量上來了,銷路也不愁了,抱團發展讓我們的優勢增大,市場路子更寬了。”陳元弟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
?
相關鏈接:
田間地頭忙冬種 海口美蘭區計劃種植冬季瓜菜3.45萬畝?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