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功為鵠的的價值觀取代一切,是“00后寶媽”最悲哀之處。
最近幾天,陸續有網友爆料某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批“00后寶媽”,從14歲到17歲不等,大多是念初中時懷孕輟學,靠在平臺上發布孕期視頻和母子互動成為“網紅”,動輒吸引到上萬粉絲。
令網友詫異的是,這些“00后寶媽”并不像新聞里的早孕媽媽那樣驚慌失措,相反,她們以此為榮,小小年紀就成了媽媽,似乎更早一步成為人生贏家。
在主流社會的想象中,十幾歲的孩子應該是天真、善良、無憂無慮的。無論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我們對他們的想象延續的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兒童觀,它建筑于工業文明和現代文明的基礎之上,被視為與成人相區隔的群體。如此他們才能成為遠離成人世界的“具有自身價值的獨立實體,是體腦發達、身心健康的人”。
但很顯然,“00后寶媽”徹底粉碎了我們關于兒童以及青少年的想象。波茲曼早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就指出,電視向兒童一覽無余地呈現原本只屬于成人的秘密,將他們不曾提出的問題的答案一股腦地灌輸給他們。兒童與成人在語言行為、飲食習慣、休閑娛樂等諸多方面日趨同質化,“成人化兒童”現象愈發嚴重。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兒童和青少年通過互聯網可以更快、更便捷、更廣泛地知道成年人的世界和秘密,兒童和青少年“消逝”得更快。當家長們還以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時,孩子們早就在互聯網上知道了性、物欲、權力、暴力、關系以及潛規則,他們復制著成人世界的行為準則和游戲規則,雖然他們并沒有成年人的心智、成熟、責任意識以及法律意識。
這就是問題的棘手和尷尬之處,童年、青少年的消逝或許已成為一種既定的事實,但我們整個社會——無論是觀念、教育甚至法律法規,都沒有跟上這個節奏。孩子們雖然知道生理上的性,但他們對于性道德、性的責任卻一無所知,家長和學校卻依舊對性諱莫如深。
加劇兒童以及青少年“消逝”的還有諸多資本的運行邏輯,它們給粉絲們傳遞“不斷努力、向上、打拼廝殺”的成功觀,青少年們被資本的運行邏輯催熟,過早地習得成人世界的規則,以邁向“人上人”的人生巔峰。
她們挺著大肚子,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相反,她們認為,我這是憑自己的努力打拼,我這是在為我的孩子打造更好的未來。以成功為鵠的的價值觀念取代了一切,只要她們“成功”了,其他評價標準就不再重要。
在這事上,平臺終究只是“現實社會中不同階層和維度的鏡像”,它只是揭開了社會日益嚴峻的“兒童成年化”現象的帷幕,該如何安放兒童和青少年,亟須整個社會給出更好的解答。(曾于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