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昌俊
10月31日下午,有網友稱陜西省榆林市某醫院兩名穿著護士服的女子,在上班期間用手機玩直播,頻繁與網友互動,直播過程中有人提醒“配藥時直播難道不怕配錯藥”,配藥的女子則表示她們是專業的,“錯不了”,整個直播時長超過1小時。11月1日,院方回應稱,兩名女子系實習生,目前已暫停其實習工作。
一邊配藥一邊對著手機直播,還不忘時刻提醒網友關注自己的賬號。兩名護士如此“一心多用”實在讓人大跌眼鏡,“難道不怕配錯藥”恐怕是多數人的擔心。即便參與直播的護士為實習生也無法收獲“同情”,一方面,縱然可以說,邊配藥邊直播的操作是由于兩人缺乏足夠的職業訓練所導致的意外情況,然而另一方面,如此缺乏職業敬畏和專業理念的實習生,居然能夠獨自承擔配藥工作,醫院的管理顯然難辭其咎。
種種不可思議的直播現象引發爭議與關注,在現實中并不少見,事實上,就連護士在工作時直播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去年就發生過“女護士直播插胃管”的鬧劇。類似現象一再發生,其背后所對應的無疑是當前直播泛濫化的現實。在一個號稱全民直播的時代,智能手機的便利讓直播可以隨時隨地開始,操作者也從過去的職業主播變成了每個人。但直播的“平權”,讓每個人都有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的同時,也令整個社會不得不重新審視直播的邊界和倫理問題。
不少人渴望通過直播展示自己、吸引關注,乃至維持生活,這沒有原罪。可并不是一切場景都適合以直播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更不意味著在做任何工作時都可以隨心所欲的直播。而諸如“護士直播配藥”“殯儀館直播火化現場”等各式荒唐的直播場景都在一次次提醒我們:直播的攝像頭應該止于應止之處,而不是無遠弗屆。
曾經,人們以電影《楚門的世界》來隱喻攝像頭的無處不在,及其給人的生活帶來的困擾。然而,相比較攝像頭的隱蔽紀錄,直播的在線化公開呈現一旦失控,顯然將展現出更難以預料的負面后果。近年來,像直播這樣的互聯網在線化分享應用快速發展,而其主流人群又幾乎與互聯網時代一同“成長”,不僅對新事物接受度快,更把在線生活視為一種理所當然。所以,這個群體也往往很少去自我反思,當我們在直播時我們到底是在干什么?更遑論對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有足夠的警惕。在這樣一種無意識之下,正常的直播倫理發育自然趨于滯后,一些不可思議的直播現象屢屢出現也就有著某種必然性了。
所以,在缺乏直播倫理共識和直播邊界模糊的今天,如何讓直播不變成一種無遠弗屆的存在,外部的干預措施必不可少。比如,像一些明顯有違職業屬性和道德的直播行為,直播平臺是否能夠及時阻斷?無論如何,“直播一切”不應該成為一場無底線和無所顧忌的狂歡與放縱。(朱昌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