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王大千在西寧市北山采訪綠化工作最新進展。
今年6月,我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出差,又一次在縣城一家饃饃鋪門口看到了那個名叫召果力的蒙古族婦女。透過她花白的頭發,黑紅的臉龐,歲月深處的一位老人大步走來,他就是召果力的父親,已故青海省副省長尕布龍。
采訪尕布龍事跡最初的震驚,是召果力給我的。30多年前尕布龍在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任縣委書記,老家的妻子被受驚的牦牛踏傷了腰骨,成了半癱瘓,為了接替阿媽放牧,料理家務,才上一年級的召果力主動退了學,拿起了牧羊鞭。18歲那年放棄成為村醫的機會,25年為癱瘓的母親洗尿布,60多歲還起早貪黑開饃饃鋪維持生計……一個副省長的女兒,為何吃了這么多苦?父親去世給她留了遺產嗎,為何她現在還要這么辛苦?接下來的采訪是一次又一次的震驚和感動,不僅改變了我對“遺產”兩個字的理解,甚至重塑了我的價值觀。
尕布龍留給女兒的遺產是金銀灘草原上一處破舊的老房子,向陽一面的幾間曾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讓給村里作醫療室。在陰面的房子里,我們找到了一件舊皮袍,同行人員指著這件大大小小打了8個補丁的皮袍說,每次春節回老家,尕布龍為了讓終年勞碌的牧民安心過年,自己帶幾個干部替他們放羊,放羊時他就穿這件皮袍,像大家一樣揣兩個蘋果和一點干糧,從日出到天黑,一放就是一整天。“牧民省長”由此得名。
當年的勤務員郭多回憶,1965年冬天,尕布龍帶他下鄉,發現放羊老漢格羅干糧吃光了,牧場離家有20里路。尕布龍當即決定,自己和郭多看守羊群,讓老漢回去拿吃的。他倆就在露天雪地里蹲了一宿,沒進帳房,因為“尕書記怕有狼來吃羊”。如今67歲的郭多還記得那個滴水成冰的寒夜,滿月當空,遍灑銀輝的草原寂寥無邊。
讓我再次震驚的遺產是一張三條腿的木板床。這張床曾和另外10余張床一起擺在西寧市的省級干部住宅樓里,它的主人尕布龍竟然把單位的周轉房開成了“牧民店”。上世紀70年代初,很多牧民到西寧看病、辦事都住在尕省長家,少則兩三天,多則一半年,吃住都免費。“牧民店”一開就是30多年,先后服務六七千人。
我先笑后哭聽完了尕省長養牛的故事。雖然領著副省長的工資,平時不敢多吃點肉,舍不得買一件新衣服,但家里花銷還是太大了,為病人熬中藥、做飯的煤爐子常年生著火,“牧民店”每年要買6噸煤,每月買300斤面粉,每天要做5鍋面條。病人喝點兒牛奶有營養,可老跟廚師、司機借錢買也不是個辦法,尕布龍跟放牧的女兒要了一頭牛拉回了西寧。這下可熱鬧了,在草原上自由慣了的牛一下拖拉機就犯了牛脾氣,狹窄的樓梯上,前面的人拽著繩子使勁兒拉,后面的尕布龍抱著牛屁股用力推,鄰居們至今還記得那天“牛媽媽”聲嘶力竭的“哞哞”聲。
還有震驚來自于尕布龍去世3年后,青海當地媒體評選“影響青海歷史人物”,原本不在候選名單中的他在短短幾十天內被數千群眾聯名推薦并最終高票當選,人們說,南北山上20萬畝的綠樹,西寧人均112平方米的森林是尕省長留下的綠色遺產。退休后的尕布龍又擔任西寧南北兩山綠化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穿一條藍褂、戴一頂草帽、踩一雙膠鞋、握一把鐵鍬,早上六七點尕布龍就開始帶人挖樹坑、抬樹苗,中午就在山坡上和工人們一起啃點干饃饃、喝點茶,晚上實在太晚了,就在山上湊合睡一宿……一起種樹的很多農民工不清楚他的身份,還以為是食堂的大師傅。一天,他肺氣腫急性發作,昏倒在山坡上,有同事撲上去喊“尕省長”,大家才知道這個每天跟大伙一起干活、一鍋吃飯的老頭是個大官。許多人看著身上、臉上、耳朵、鼻孔全是土的老省長流下了眼淚……
太多震驚說不完。面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的吃喝風,尕布龍不留情面、當面呵斥,甚至憤然離席,留下一桌人尷尬不敢舉筷子;下鄉遇到鄉干部相互“擠眼睛”要給他宰羊殺雞做午飯,他宣布鄉干部免職并深鞠躬向群眾道歉;嚴格要求子女幾乎“不近情理”,很少向兒孫流露感情的北方漢子,在女兒手術后的病床前竟然不停地抹眼淚……
數得清的遺產不會隨風而散,更多數不清的遺產永不磨滅。此后我提筆追記那些不朽的靈魂,總要問起他們的遺產:胃被切除三分之二、化療八次仍堅守一線的交警王成元的女兒說,父親的遺產是忍病痛挑重任的擔當精神;47歲就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統戰部長尖措的妻子說,丈夫的遺產是修身煉心溫暖他人的奉獻精神;臨終前還要把自己身上的糖尿病治療泵轉送給其他病人的醫院院長才仁松保的女兒說,父親的遺產是醫者仁心和黨員初心……
多么幸運,我是記者,有更多機會去行走、尋找、記錄、體驗、傳播這些最珍貴的遺產。面對大遺產,我是個小學生,以上提到的這些人,是一個初步的引言,一個敞開的邀請,因為我堅信,今后的歲月里,我肯定不是僅有的在課堂上修課的人。
(王大千,青海分社政文采訪部主任。2009年入社,參加過玉樹地震、三聚氰胺奶粉追蹤等重大突發事件報道。長期關注醫衛、科技、政法、民族宗教、維穩等領域,先后參加總社重大調研20余次,采寫的百余篇參考報道獲得中央領導同志批示。)
?
相關鏈接:
“第四屆好記者好故事”演講比賽實況錄像今晚首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