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人問津到蜚聲國內 成為果品市場新寵
瓊中綠橙品牌路越走越寬
特定包裝箱。
瓊中綠橙開摘。
西湖龍井、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當農產品“撞上”特定地域,孵化出的品牌符號總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博弈中搶占高地。而在海南乃至全國的柑橘類市場中,帶著地域色彩的“瓊中綠橙”當之無愧成為了佼佼者。
踏訪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綠橙種植基地,瑩潤飽滿的果實尚在枝頭,一摞摞訂單卻早已從全國各地飛來。“以前七八毛一斤都沒人要,可現在即便賣到二十元一斤依舊供不應求!”從無人問津到備受追捧,瓊中農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副主任林培直言,瓊中綠橙“身價”逐年上漲的背后,是其越走越寬的品牌化之路。
品牌如何立足?
贏在起跑線以品質取勝
作為海南熱帶水果的一大品牌,瓊中綠橙以皮綠、橙甜、汁多、皮薄而聞名全國。倘若要追根溯源,綠橙其實并非瓊中的“土特產”。作為我國華南地區柑桔的主栽品種之一,發源于廣東廉江的“紅江橙”在上世紀80年代迎來種植鼎盛時期,并于1988年前后首次引入瓊中。
“當時就覺得這兒山好水也好,種出來的橙子一定也好吃。”眼看第一批橙子到了成熟季,果皮卻遲遲不見轉紅時,這讓第一批嘗試種植綠橙的果農們慌了神。可當他們掰開橙子嘗了一口后,之前的顧慮瞬間煙消云散——皮為綠色、肉為紅色的這種橙子,看似尚未成熟,實則果實飽滿、酸甜適度、化渣率高,是難得的上佳果品。
“剛開始大家都沒見過綠色果皮的橙子,的確不太好賣。”果農戴宏國回憶,那時候種出的橙子要叫“紅江橙”或“紅橙”才賣得出去,一斤也只值幾毛錢。
好在真金不怕火煉。在歷經瓊中紅江橙、瓊中紅橙、海南綠橙等不同身份的變遷后,“瓊中綠橙”的名號最終在一路摸爬滾打中應運而生,并憑借獨特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以及不斷改良后的品種,進入豐產期后逐漸成為果品市場的新寵,成為海南一張名片。
以品質“贏在起跑線”的同時,瓊中綠橙開始實行標準化種植管理,并不斷實現質的跨越。2002年被評為海南省優質農產品、博鰲亞洲論壇2003年年會指定產品、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組委會指定水果,并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4年又被評為海南省名牌產品……一系列組合拳接連打出,讓瓊中綠橙自此蜚聲島內外。
瓊中綠橙綠色防控。
品牌如何打響?
走南闖北闖出大市場
作為從島外引入的果品,瓊中綠橙憑什么成為海南的拳頭農產品?轉折出現在2006年——“瓊中綠橙”成為海南首個地理標志商標,讓這個外來客的腰桿一下立了起來。“從2003年開始,我們就開始著手申請‘瓊中綠橙’這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林培介紹,差不多從那時開始,瓊中人逐漸有了品牌意識。
2003年11月,瓊中綠橙走出海南來到北京,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品牌推介活動。“我們穿著民族服裝,在北京新發地市場為綠橙的經銷處掛牌,雖然天氣冷,可心里卻是熱乎乎的。”瓊中綠橙協會負責人胡社耀回憶,次年他們來到上海,一次就簽訂了8000噸的供銷合同。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隨著在國內各大城市全面鋪開的品牌推介活動,從深山走出來的瓊中綠橙逐漸闖出大市場。
品牌農業的優勢有多大?農民的感受最實在:上世紀90年代初,瓊中綠橙在島內市場的年銷售額僅為80萬元左右;2005年,在注冊“瓊中綠橙”商標后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2016年,瓊中綠橙的產值達2.2億元。“在一些地方的瓜果頻頻陷入滯銷的窘境時,瓊中綠橙卻一直供不應求。”林培坦言,雖然近年來瓊中綠橙的產量相對減少,但價格卻一路堅挺上揚,果農們個個賺得盆豐缽滿。
從傳統單一的農產品向產業化鏈條縱向延伸,如今瓊中不斷做大“綠橙經濟”。“這里山青水也清,難怪能種出口感一流的瓊中綠橙!”去年11月,海口市民楊崢帶著家人來到瓊中體驗綠橙采摘的樂趣,意外被當地的生態環境“圈粉”,當即來了場說走就走的鄉村自駕游。自2014年瓊中推出綠橙鄉村旅游季活動以來,越來越多的游客和楊崢一樣,正以一顆小小的綠橙為起點,開啟享受生態、追尋低碳的悠閑鄉村之旅。
瓊中農技中心授權的網上專營店。
品牌如何持續?
“李鬼”要嚴打“李逵”當自強
借著夜色的掩護,拉運外地綠橙的貨車源源不斷地流入瓊中,披上“瓊中綠橙”的馬甲后又堂而皇之地流向全國各地。當“瓊中綠橙”的招牌越叫越響時,一些不法分子在暴利的驅使下競相仿冒。“一斤普通的綠橙,批發價不超過三四塊錢,但貼上‘瓊中綠橙’的標簽,每斤可以買到10多塊錢。”林培坦言,口感差、農殘多、質量良莠不齊的假冒瓊中綠橙,不僅坑了消費者,也正毀著品牌“真身”。
每年瓊中綠橙上市前,當地政府都會針對假冒亂象開展多次整治行動,雖然起到一定的威懾效果,但也存在著難取證的情況。除了外地不法商販,部分本地種植戶也成為幫兇,他們往往低價買進外地綠橙,然后假冒瓊中綠橙對外銷售,甚至大肆對外銷售瓊中綠橙專用包裝箱。“李鬼”的泛濫,讓“瓊中綠橙”商標品牌的保衛戰變得刻不容緩。
“我們要求集中銷售點全部由種植企業或農戶認領確認,農技中心給予授權并頒發授權書。”林培介紹,其他銷售商或攤位要想銷售瓊中綠橙,必須與瓊中的綠橙種植園簽訂供果協議,并具備營業執照和交納保證金,并把所有線上線下售賣點進行登記備案。與此同時,上市銷售的瓊中綠橙必須有“兩證一碼”(即果園采摘證明、農技中心出具的農藥殘留檢測報告、二維碼),一旦授權的商家出現售假行為將被取消授權資格,并進行立案查處。
除了全面規范線上線下銷售點授權行為外,瓊中自2016年起對瓊中綠橙商標包裝實行統一印刷、統一管理,并在所有包裝箱封口處張貼質量追溯二維碼,將瓊中綠橙納入海南質量追溯網管理。“只要掃一掃封口的二維碼,就可以知道綠橙的采摘時間、種植生產基地、基地負責人、聯系電話等信息。”林培介紹,農技中心會根據種植園當年的實際產量配送包裝箱,防止出現橙少箱多現象,同時包裝箱外觀將一年一換。
“我們會免費向所有種植戶提供脫毒種苗和資金扶持,只要種植園遞交申請在農技中心備案,并經抽檢合格,就可無償使用‘瓊中綠橙’商標品牌進行銷售。”林培表示,2016年瓊中與省農業廳簽訂共同推進省級標準化水果(綠橙)示范縣創建工作合作協議,計劃利用3年時間大力改造現有綠橙基地,力爭到2018年底建成3萬畝瓊中綠橙標準化示范基地,屆時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后,也將大大壓縮假冒瓊中綠橙的市場空間。(文/李夢瑤圖/朱德權)
?
?
相關鏈接:
海南瓊中聯通精準扶貧推進信息惠民 鋪就山鄉致富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