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11月5日電 (記者劉玉桃)為使千年染纈技藝產品多樣化,蘭州交通大學教授管蘭生及其團隊近年來聘請植物學、中醫藥等領域的專家共同研發,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開發創新產品,“續寫”絲綢之路千年染纈技藝。
染纈是古代絲綢印染工藝的總稱。全世界的染纈技藝都曾在古絲綢之路上交匯。傳統染纈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江南地區和古絲綢之路沿線及周邊地區為主。宋代以后,古絲路上的染纈技藝因各種原因逐漸衰落,以致失傳。
在近30年的時間里,管蘭生對中國民間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染纈文化技藝進行收集與整理,對古代繪畫、工藝品、敦煌壁畫中的染纈圖案反復揣摩,經過長期實踐,如通過細致地捆扎,繁復地浸染,“復活”了傳統染纈的特殊技藝。
經過多年研發摸索,管蘭生研發出手提包、紗巾、旗袍等產品,雖然產量小,價格高,但逐漸被消費者認可。
10月下旬,蘭州交通大學管蘭生教授和他的團隊在繼承傳統染纈技法的基礎上,融合敦煌元素、中國元素、時代美感,創造“復活”出一批染纈藝術珍品。中新社記者 楊艷敏 攝
同時,這個團隊與國內外染纈研究者開展互訪交流,先后與美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交流合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培養跨國人才。2015年,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到訪蘭州交通大學絲綢之路染纈藝術博物館,提出共同推動絲綢之路染纈技藝。
目前,染纈教育已引入蘭州交通大學的課堂,染纈工藝也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實現傳統工藝“產、學、研”一體化。
管蘭生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介紹,近年來,隨著甘肅中醫藥產業與鮮花旅游產業快速發展,他正在將染纈技藝與本地的鮮花、中醫藥產業相結合,讓傳統工藝與現代產業深度融合,形成良性持久發展之路。目前正在探索與蘭州植物園、金昌市花卉種植基地、隴西中藥材等開展合作,形成原料生產、加工、銷售等一體的閉合的產業鏈條。(完)
?
?
?
相關鏈接:
海南打造中國最大的生態絲綢制品原料生產基地
調查報告:絲綢圍巾產品質量怎么樣?
“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于浙江杭州開展
“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開展 從絲綢之路到跨文化對話
?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