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先生”崔萬志公司所生產設計的旗袍。 張俊 攝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不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你可以選擇親手推開它。”近日,合肥“旗袍先生”崔萬志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坎坷從來都是強者的墊腳石,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將旗袍推向全世界。
身高不到1.4米的崔萬志先天殘疾,在常人看來,生活已經足夠艱辛的他,卻通過自己的打拼,將旗袍賣到了東南亞和歐洲等國家,成為享譽國內外的中國“旗袍先生”。
2005年,互聯網尚未普及的年代,電商還是一個比較小眾的職業。崔萬志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這樣一個在現在看來無比有遠見的選擇,對于崔萬志來說,卻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他堅信,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互聯網為像他這樣身體不方便的人提供了一個平等的世界。
“旗袍先生”崔萬志在安徽大學演講。 張俊 攝
創業過程自然不是一帆風順,困難接踵而至。從開淘寶店開始,他跑遍北上廣深尋找貨源。有人問,“你在哪里賣?”他說,“我在網上賣。”別人便把他轟了出去,“網上都是騙人的。”如果堅持不夠,根本做不下去。后來,電子商務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我們看到了電商的未來,而競爭也隨之白熱化。
2012年,因為電商同質化嚴重,崔萬志受到沖擊,全年接近400萬元人民幣的虧損幾乎將他打到谷底。他開始明白,在急速變化的互聯網時代,及時調整思路與方向是多么重要。
崔萬志回到家鄉“躲債”時,偶然看到母親拿出多年前的老式旗袍,覺得十分驚艷。他想,我何不開始專做旗袍生意呢?這個想法遭到了親戚朋友的一致反對。“你看街上有穿旗袍的嗎?你賣給誰去?”崔萬志則是另一番想法。越是沒人穿說明沒有人做,這個領域顯然是空白的。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正確的,隨著旗袍生意的壯大,他扭虧為盈。
崔萬志非常重視古法傳承,每一件真絲旗袍都是純手工刺繡而成。崔萬志說,普通的機繡可以批量制造,一天可以生產數百件,每件成本只需要二三十元;而繡娘人工繡制,需要3至7天不等,每件成本高達500至800元。機繡和手工繡制主要差別體現在柔軟度、立體感上,但普通消費者難以分別。“我們都是送到蘇州由當地繡娘一針一線縫制,這是對傳統文化的承諾,也是對恪守貨真價實徽商精神的堅持。”
崔萬志認為,傳統的旗袍文化必須與現代社會相結合,并進行創新改良,才能更好地向全世界推廣。“比如,平時穿旗袍不太方面,如果把旗袍改良成連衣裙的樣式,或者加入中國元素,接受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要把握當下時代的發展脈搏和潮流,讓旗袍文化深入進生活,讓每一位中國女人覺得中國人就應當穿中國衣。”崔萬志說,每一件旗袍的剪裁設計,以至于每一個配飾都要既保留傳統美,又要符合現代生活,讓旗袍從外在服裝轉變成一種深厚的文化內涵。
目前,崔萬志的旗袍已經銷往美國、日韓、東南亞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每年旗袍在國外的銷售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作者 趙璇 丁一鳴 張俊
?
?
相關鏈接:
互聯網企業扎堆入局空氣凈化器 行業競爭由藍變紅
看看這些互聯網流行熱詞,讓你更懂“95后”
三部門:嚴禁互聯網金融機構違規提供“首付貸”
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首次摸底 16個省份平臺實現省、市、縣全覆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