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眾多鳥類棲息。徐偉/圖
海口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作為當前海口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濕地資源不僅得到保護,且面積逐漸擴大、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時值立冬,海口西海岸、東寨港等地的良好生態環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水鳥來棲息。
一直以來,海口重視和保護濕地資源。其中,東寨港是迄今為止我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魚蝦蚌集居繁衍、候鳥棲息越冬的好地方,每年有幾百萬只水鳥在此停歇生活,構成了包括紅樹林、海洋、魚蝦、鳥類和人類等為核心要素的生態完整性。除了東寨港,目前海口有濕地面積29093.09公頃;有濕地脊椎動物514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紅原雞、褐翅鴉鵑、小鴉鵑等6種;有濕地維管束植物439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水菜花、水蕨和野生稻等3種,以及瀕危植物水角。
據介紹,為進一步加大濕地保護修復推進力度,海口制定實施了《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和《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行動計劃(2017-2019年)》,在全國市級城市率先編制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頒布實施《關于加強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和《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口申報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目前進入關鍵階段,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在施工建設,響水河、三江紅樹林、潭豐洋、三十六曲溪、鐵爐溪等5個省級濕地公園正落實規劃設計,“2020年,全市濕地面積將不低于43.6萬畝,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到2025年,海口市濕地面積將增加4.24萬畝,濕地保護率提高到60%以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