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入現場不寫稿、第一份稿費才1元…這名"草鞋記者"給很多人上了一課
今天(11月8日)是記者節
你眼中的記者應該是什么樣的?
記者節,小新帶你走近最草根
最有泥土味的記者
一雙解放鞋、一臺數碼相機……11月7日,記者見到78歲的“草鞋記者”張希才時,他正在采訪國家級蘆笙鍛造技藝傳承人莫厭學。
張希才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可是名人。僅上過夜校的他憑著對新聞報道的熱愛,通過自學干起了“農民記者”,而且一干就是32年,發表稿件7000余件,被多家媒體采用刊發,他也因此被多家媒體聘為通訊員和特約記者,被當地干部民眾稱為“草鞋記者”。
莫厭學是雷山縣國家級蘆笙鍛造技藝傳承人,遠近有名。眼下,雷山縣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苗年節”臨近,莫厭學一家老小在家制作“千把”蘆笙為苗年做準備,張希才認為,這是個節前的“好新聞”。
在莫厭學眼里,張希才是真是的記者,是他敬佩的人,“我覺得他是大記者,他來到我這里就寫了好些文章,他對我的采訪大概有四五次了,我覺得他這么大的年紀了,還為我們苗年節服務,為我們苗族服務,為苗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奔走呼喊?!?/p>
掃盲班學文化為寫作奠定基礎
今年78歲的張希才的童年是在困難中度過的。因家里貧寒,母親無錢供姐弟三人上學,所以孩提時的張希才,從未進過校門,目不識丁。
“農村都流行這樣的話,買田買地,不如多買金書。”張希才說,在他心里,對讀書寫字這樣的事,充滿期待。
1953年,全國掀起掃盲運動,不等隊里通知,他就主動去報名了。那時,掃盲班是夜晚上課,張希才不管有多累,每天晚上都堅持去,學得特別認真?!耙埠艹粤?,因為一點基礎也沒有?!睆埾2耪f,通過這次掃盲學習,他認識了不少字,可以閱讀簡單的文章了。
1958年,全國再次掀起掃盲運動,他再次報名參加,還是那樣認真。有了上次參加掃盲班的基礎,這次學習,顯得輕松多了,認識了更多的字,還會寫請假條、留言條、書信等。
張希才經??磿?、看報,聽廣播,鞏固學過的文字,擴大知識面,這為他后來從事新聞寫作奠定了基礎。
第一筆稿費1元錢
1985年3月的一天。張希才到一個叫大龍的村子辦事,看到該村20多名青年民兵挑柴抬米去4公里外的烏堯苗寨,慰問戰斗英雄周忠烈的母親。
“因為經??磿鴪?、聽廣播,我立馬就意識到這是一篇好新聞的題材。”張希才說,他立即采訪,很快就寫了一篇題為《為英雄的媽媽排憂解難》的廣播稿,送到縣廣播站。
當月的16日,稿件播出了?!奥牭綇V播播出我寫的東西,很高興?!?月10日,他就收到了縣廣播站寄來得1元錢的稿費通知單。
自此以后,張希才勤奮學習,潛心寫稿。這一寫,就是32年。
不深入現場不寫稿
張希才對新聞真實性有著高標準的要求,他給自己定了一個鐵的規則:不深入現場采訪不寫稿。
2008年初,黔東南州境內持續凝凍,各地受災嚴重,那一段時間,家人勸他不要再出去跑了,實在不行,打電話了解下情況就行了,但張希才說,不到現場,怎么知道災情的嚴重性,那樣寫出來的稿件肯定不真實。
為此,他步行去了很多村寨報道災情。寒風凜冽,道路完全被冰凝覆蓋,張希才走得十分艱難。
1985年4月28日,張希才到腳堯村看到黃里至腳堯一段的廣播線和電桿被盜嚴重,通過走訪了解采寫了《雷山黃里廣播線路被盜嚴重》的稿件,這條得到了上級的關注,修復了受損線路,使得腳堯按時收集廣播電臺,收聽到中央新聞。
張希才每天早出晚歸,非常忙碌,但對新聞寫作卻毫不放松那時候,沒有電腦,稿件全憑手寫,一篇稿件,可能使用十幾張草稿紙,才能抄正。第二天天明后,張希才拿著稿件等候在公路邊,委托去縣里的班車駕駛員帶到縣郵政局遞交。
“有些稿件時效性很強,我就步行送到縣廣播站去,往返總計有40多公里,很苦很累,但也很快樂?!睆埾2耪f。
張希才說:“原來我用手寫耽誤了一天,還需要去求人打字。現在我會電腦了,叫他們幫我把電腦(調成)手動輸入,然后我又再來修修補補的寫文章?!?/p>
2015年8月22日,因年事已高,張希才在雷山縣委宣傳部的歡送下“退休”回鄉養老,然而回鄉后他仍閑不住,舍不得“收筆”,這兩年,他依然活躍在新聞現場。
張希才覺得被稱為“草鞋記者”覺得光榮,他說“只要我還有一份力就發一份光,還要繼續寫文章,寫到沒有力氣為止。”
“草鞋記者”寄語年輕記者
張希才對年輕記者有很高期望,他說“記者寫稿不要延長,今天發生的事情要馬上寫出來,不要休息了過兩天然后才發簡報,用‘近日’這樣就不行了,新聞就是今天發生的事情,今天就馬上見報,見網絡。”
張希才希望記者都必須到現場采訪,采訪寫稿必須認真二字,不到現場,關門辦報,關門寫文章,這樣不行,必須腳又跑,手又動,必須到現場采訪,才能看到世面,這樣才能寫出好新聞。(蒲文思 賀俊怡)
?
?
相關鏈接:
與新聞同行 與責任同在——慶祝第18屆記者節?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