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小伙邊抗癌邊創業
兩年開發出二手物品交易新模式
杜安娜
想了解更多關于抗癌青年馬俊的故事,請掃碼關注廣州日報人物在線。
“經歷了一次死亡,現在更希望能做點有益的事情,這樣所做的都是此生額外賺的。”馬俊帶著勝利的微笑說:“我現在算抗癌成功吧?!”
抗癌期間馬俊和女兒
馬俊是廣州自來水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四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患有鼻咽癌,并且已經進入晚期。在經歷過患癌的心歷路程后,馬俊積極地接受了治療。整個抗癌階段,他從未放棄治療,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他潛心研究互聯網創業,現在,他的產品也推向了市場。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安娜
馬俊的頭發很黑,他喜歡把頭發梳得高高的,這樣很神氣:“知道嗎?之前由于化療、放療藥物的作用,我的頭發全掉光了。”在他看來,現在這一頭烏黑的頭發,也是從死神那里“賺”回來的。“以前我的頭發偏黃,間雜著很多白頭發。看來,還要感謝這些藥物改變了我的發質。”
突發疾病
馬俊喜歡打趣自己,即便治療時的痛苦還歷歷在目。活到36歲,好像還沒有什么能“打敗”他,除了四年前的一件往事,“當然,最終我還是死里逃生了。”
四年前一個平常的春節假期,正在老家過年的馬俊,睡到半夜,突然鼻子流血不止。一開始,他以為只是普通的流鼻血,并沒有太在意。接著出現耳鳴、頭暈,身體一直沒什么問題的馬俊才想到去醫院檢查。
當檢查結果顯示鼻咽癌晚期時,馬俊一下懵了:“自己可能過幾天就離開人世了,當時我的女兒才出生十個月,家里突然沒了頂梁柱,她們怎么活下去?還有我年邁的母親怎么辦?”那天下午下班后,馬俊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到了市郊偏僻的地方,趁著沒人嚎啕大哭了一場。
回到家中,他只把這事告訴了妻子,“她有權利知道”。而與他們同住的母親,他始終沒有說出口。但母親很快就從夫妻倆愁容滿面、行蹤異常的表現中發現了端倪。“我媽媽是個堅強的人,她佯裝不知道,背地里不知哭了多少次。”回想起來,馬俊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撐過來的。
艱苦治療
馬俊不敢告訴別人,只能提心吊膽地在網上搜集信息。就在馬俊發病的同一時間,他有一位年輕的同事病友也在治療鼻咽癌,治療沒多久就去世了。
“鼻咽癌是一種存活率比較高的疾病,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希望。”天無絕人之路,老天給他留下了生機:雖然已經是鼻咽癌晚期,但好在癌細胞沒有擴散。于是,馬俊開始踏上了前路茫茫的治療之路。
雖然已經過了四年多時間,馬俊仍不敢回憶那段痛苦的治療過程:“人生沒有哪一段時間,比當時更艱難。”他每天早上6時起床趕往醫院治療,有時從早上8時打化療輸液針到晚上9時。“由于我的血管太細,沒法連續扎針,就從靜脈血管穿針刺插入一條導管到心臟。”
馬俊摸著后腦勺還沒完全長齊的頭發說:“從化療第三天開始掉頭發,第四天就一抓掉一大把,后來干脆到理發店理了平生第一個大光頭。”躺在放療機上,他一動不敢動,也不敢咽口水,生怕影響治療效果,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祈禱。
治療期間,馬俊對一切食物都失去了胃口。“放療后,因為口腔被灼爛,吞咽食物都很困難,對一切酸甜苦辣都沒了感覺。”說到那時的場景,恍如昨日:“唾液腺被燒傷,直到現在也沒恢復,每天都要隨身攜帶水。更難受的是,耳鳴成了常態,現在每一秒耳朵里都是嗡嗡作響。”
活一天要像一天
雖說“前途未卜”,馬俊并沒有消沉下去,“活一天要像一天”。他說,當時的自己還完成了一項“創舉”。他記得那時候央視的一個節目《漢字聽寫大會》正辦得如火如荼。他受到啟發,也辦了一個類似學漢字的博客網站,把聽寫大會的題目整理下來,進行分解、注音、釋義,找到古文出處,還幫一些漢語愛好者轉發學習心得。
上線后,這一網站短時間內獲得了引擎排名第一的成績,被全國各地的漢語愛好者所喜愛。說起當時的熱烈場面,馬俊說,如果是現在,他可能就成漢字“網紅”了。
在抗癌的那段時間里,他一刻也沒閑著,還在網上開了一個服裝小店。“攢一點創業資本,如果有機會,還有很多事想做。”馬俊覺得,當時治療最艱難的時刻,卻是人生當中動力最足的一段時光。
2013年,剛開始治療的馬俊把剃光頭的照片發在朋友圈,“沒什么好遮蓋的,活就活得敞亮”。經過三個月時間的治療,馬俊的病情有所好轉,出院回到了工作崗位。馬俊工作起來愈發起勁,這幾年,他幾乎年年都被評為單位的“優秀員工”,“好像渾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勁頭和想法。”
病中創業
看著女兒的健康成長,是馬俊抗癌最大的動力。孩子越來越大,馬俊發現家中有一些育兒的閑置物品沒法處理。“很多物品都是全新沒用的,成了雞肋。讓它再利用起來,可以節約資源。”一開始,馬俊通過鄰居微信群平臺進行交換,后來,他發現有很多弊端,“有用信息追溯起來很困難,物品交換也比較麻煩。”
一直對互聯網創業有想法的馬俊,萌發了創建一個二手物品交換和交易的平臺。“范圍不用太大,就在五公里內,比如小區鄰居之間的物品交換,達到資源的最大的利用。”
馬俊把想法跟一個大學同學談起,這位在電動車企業年薪百萬的同學當即辭職,與他合作創業,兩人風風火火做起來。這兩年以來,他們的成果逐漸投放市場,在一些社區設立了“取物柜(閑置物品寄賣柜)”,依附于app平臺進行交易。
如今,產品已經在南京一所大學校園投放。“剛一投放,就受到了同學的喜愛,他們有閑置的生活用品和舊書籍就可以在‘閑柜’里寄賣,畢業前也不用天天擺攤守著了,還可以從閑柜淘來閑置物品,省下一筆生活費。”馬俊現在勁頭十足,“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現在做的都是額外賺的。”馬俊覺得經歷過風雨的人生,正開啟了新的方向。
?
?
相關鏈接:
“董酒抗癌”,等待監管部門的鋪陳真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