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著網淘便宜貨 騙子卻在忙著騙你
沈陽警方:“雙十一”小心這“八大騙”
還有兩天,“雙十一”狂歡購物大戰就要正式打響,這兩天,你是不是忙著填滿購物車,盤算著要買幾樣東西、能省多少錢?可在你盤算著瘋狂購物的時候,騙子卻忙著巧布騙局,就為騙你沒商量。沈陽警方發現,近期,與“雙十一”購物相關的八類詐騙易高發,提醒市民擦亮眼睛防被騙。
騙局:在朋友圈發布虛假低價代購信息
防范:買東西要截圖留證據
隨著“海外購”越來越受青睞,特別是海外商品進駐各大電商平臺售賣,商品的真偽本就難辨,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海外購”的名義,邀請瀏覽過電商平臺頁面的消費者加微信,在朋友圈發布虛假低價代購信息來誘惑消費者。一旦交易完畢后,不法分子會以“貨物被海關扣留,需要交關稅”等理由,騙消費者多交錢,最后,消費者錢多交了不少,貨物卻根本沒收到。
警方建議市民,盡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商品,如果一定要通過微信朋友圈買商品的話,要截圖留取證據。如果遇到被騙的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報警。
騙局:誘騙消費者掃碼盜取隱私信息
防范:慎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
一些不法分子會冒充電商平臺賣家,向消費者提供二維碼,謊稱只需掃描二維碼,就會有優惠或者返還紅包等,而這些二維碼中其實藏有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病毒就會盜取消費者的賬號、密碼等隱私信息。
警方提醒市民,對于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一定要慎掃,千萬不要受紅包、返現、優惠等誘惑,見“碼”就掃。
騙局:利用中獎紅包進行詐騙
防范:在官方平臺確認消息真假
臨近“雙十一”,市民總會收到“紅包”“優惠券”等短信、網站通知消息,真真假假的促銷通知中,也隱藏了不少騙子內置的木馬病毒或釣魚鏈接的陷阱,一不小心點擊了鏈接或下載了軟件,手機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就會被盜取。
警方提醒市民,收到中獎、紅包、優惠促銷等信息時,一定要在官方的平臺上確認信息,不要隨意點擊賣家通過QQ、微信發來的紅包鏈接。
騙局:以預售為誘餌騙取“定金”
防范:不要輕易交付“定金”
騙子往往以“預售”“提前預定”有優惠為誘餌,向消費者發送帶有木馬病毒的鏈接。除了植入木馬病毒外,騙子還會謊稱有“預售”活動,騙取消費者的“定金”。
警方提醒市民,有關“雙十一”購物預售、優惠的短信不要輕信,同時也不要輕易交付“定金”。
騙局:冒充客服以“卡單”為由騙錢
防范: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
“雙十一”期間,網頁打開緩慢、線上支付遲鈍等現象多有發生,騙子往往冒充客服,以“調單”“卡單”為由,故意說沒有收到款項,欺騙消費者通過其他方式進行付款,騙取消費者錢財。
警方提醒市民,在交易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要與官方客服進行聯系,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警。
騙局:謊稱交易異常騙消費者上釣魚網站
不法分子冒充賣家,通過電話、聊天軟件等方式與消費者聯系,謊稱購買的商品出現交易異常,并要求消費者按照他的“指導步驟”進行退款,誘騙消費者進入釣魚網站進行支付操作,騙取錢財。
騙局:冒充快遞員要求消費者貨到付款
防范:收到包裹要先驗貨再付款
不法分子從非法渠道截獲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快遞單號等,冒充快遞員聯系消費者,把空殼、模型或劣質品送到消費者手中,謊稱貨到付款,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市民,收到快遞包裹時一定要打開仔細檢查,防止收到假快遞,做到有“包”必驗,確認無誤后再付款。
騙局:謊稱包裹內藏違禁品詐騙錢財
防范:速到郵政網點咨詢
“您有一個未領取的郵包,涉嫌藏有違禁物品,已被公安機關扣留!”不法分子往往以此為借口,威脅消費者協助調查,并要求消費者將資金轉移到指定賬戶。
警方提醒,郵局不會電話通知,也不會私自拆開用戶的包裹,如果懷疑包裹中藏有違禁物品,則會直接報案,通知公安部門處理。市民如接到此類電話,無法辨別真偽時,應前往就近的郵政營業網點進行咨詢。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唐心萌
?
?
相關鏈接:
雙11咋薅羊毛:平臺補貼動輒上億 晚會電競輪番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