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一中學規定禮儀校規引爭議 ?校方回應:立人先立德 絕非搞形式
中新網邯鄲11月10日電(肖光明李曉偉)學生每天上課前要向老師鞠躬行禮,彎腰90度,停10秒以上,老師回禮彎腰不得小于45度;每周家庭作業,學生必須向父母長輩鞠躬說聲“您辛苦了”,為老人洗腳一次不得少于3分鐘……近日,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的尚書中學因為這項特殊的禮儀校規“火”了。
有的網友支持,說是在發揚尊師孝親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在搞形式主義,更有人表示對學生來說考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
對此,記者專程來到曲周縣尚書中學一探究竟。
尚書中學學生的禮儀作業,為家長洗腳。家長供圖
校方:立人先立德,要培養孩子高尚的品格
尚書中學是一所新建的公立寄宿制中學,今年9月1日正式開學。該校副校長安彬稱,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學校推行禮儀校規,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另外,考慮到農村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對禮儀懂得不多,學校決定通過校規的方式,在學生中培養禮儀的觀念。
據介紹,該校現有七、八兩個年級,七年級20多個班、八年級14個班,每班50多名學生,生源主要為曲周本地學生。
安彬說,除了上課前師生互致鞠躬禮以及禮儀作業外,學校還安排了“禮儀早操”,跑完早操,全體師生在操場上要行五次鞠躬禮。另外,由于是寄宿制學校,每周五下午學生放假家長來接的時候,還會組織學生向家長致鞠躬禮。
面對“形式主義”和“考好成績最重要”的質疑,安彬回應說,作為一所義務教育的公立學校,學校旨在培養孩子高尚的品格,貫徹的是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立人先立德。“育德是學校‘六育’辦學理念的重要部分,定了這樣的教育理念就要落實下去,這絕不是搞虛的花架子。”
“學校現在是通過抓德育進而抓學習,只有激發出學生愛國的熱情、報效祖國、回報父母的理想,自然而然也就有動力學習,‘要我學’也就變成‘我要學’。”安彬說。
尚書中學禮儀早操,全體學生向老師鞠躬行禮。學校供圖
家長:要想孩子成才,要讓他先學會做人
“送孩子來尚書中學前,對學校教學質量也是半信半疑,主要考慮離家近,”一位路姓的七年級學生家長說,“現今放心了,孩子不僅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懂事多了,對父母長輩都很尊重。”
記者采訪發現,家長口中,更多的是對尚書中學禮儀校規的肯定和支持。“孝敬長輩這種事,做出來跟嘴上說感覺是不一樣的,孩子給長輩鞠躬、洗腳,做家長的心里很欣慰。”一名牛姓的八年級學生母親告訴記者。
另外一名宋姓的七年級學生母親是本地一所小學的老師,她告訴記者,現在家長不只是看孩子成績,更希望孩子能夠德智體全方面發展,“要想孩子成才,要讓他先學會做人”。
學校一位楊姓老師表示,現今學生家長們大都反映孩子回家后更懂事、更懂禮貌了,會主動幫助父母做更多的家務。
學生們的自身感受,也從側面支持了家長和老師的說法。七年級學生方邯諾告訴記者,給老師鞠躬、為父母洗腳過程中,他突然明白了老師和父母的不容易,“感覺自己一定要成才,回報他們。”
“我們做這些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為了給父母盡些孝心,回報他們。”七年級學生宋佳晗說。
專家: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感恩提示,但更要內化于心
面對尚書中學禮儀校規引發的爭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初中階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還不能充分地理解和體會父母和老師的慈愛和不易,因此確實需要各種形式的感恩提醒和提示。但禮儀更多地是涉及個人的事,具體采取哪種形式可以不做硬性規定,學校要做的應該是將禮的觀念和意識內化于學生心中。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宋雁慧從校園文化的角度分析禮儀校規,認為作為尚書中學一種獨特的校園文化,只要當事的老師、學生及家長認為禮儀校規好,那它就是一種很好的校園文化和教育形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應該將這種形式推廣到其它學校,她認為,不同的學校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完)
?
?
相關鏈接:
河北樂亭:灤河故道變身“城市綠肺”
十八大以來河北立案審查廳局級干部215人
河北唐山:初冬南湖景色美
中國排球超級聯賽5日文昌開打 八一隊將主場迎戰河北隊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