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貧困戶走出村學技術闖市場
什奮村8名貧困戶有了新工作
“今天上班第一天,我們每人就有300元收入,以后脫貧肯定沒問題。”11月9日,五指山市暢好鄉什奮村貧困戶黃帆高興地告訴記者,包括他在內,什奮村8名貧困戶在五指山市國稅局扶貧工作隊幫扶之下,從當天起都有了一份在市區建筑工地務工的工作。
對五指山市國稅局扶貧工作隊而言,這是份打開新局面的收獲。什奮村這8名貧困戶原本只靠務農為生,收入微薄;作為他們的幫扶責任人,扶貧工作隊雖然十分努力,但有效的辦法不多。扶貧工作隊隊長黃世昌告訴記者,最近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后,他們想到了新的辦法。
“十九大報告說,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黃世昌說:“我們抓住了‘全社會’這個詞,想借助社會力量進行扶貧,給他們多謀一份收入。”
“其實,貧困戶一直都有去工地打工的想法,但因為沒技術,去了只能打雜,工資很少。而且,打工一般都要到市區去,吃住都成問題,所以他們一般不愿意出來。”扶貧工作隊隊員毛居勝說,這一次,他們有了周密的計劃。
11月初,黃世昌聯系了五指山市區一家建筑企業負責人,表示國稅局愿意為該企業支付一筆培訓費,把貧困戶帶到這里跟建筑工人學習技術,然后在企業的工地務工。他了解到,當一個“大工”,每個貧困戶每天可以賺200元至300元。企業負責人十分愿意,表示這剛好能解決他們的用工荒問題。
為了幫助這8名貧困戶解決來市區務工的后顧之憂,黃世昌與工作隊其他隊員在單位宿舍區騰出幾間房子,讓貧困戶暫時先住,等到適應務工生活后,再搬去和工人一起住。在宿舍內,工作隊還細心地準備了工地上用的膠鞋、手套、砌墻工具等。“我們所做的一切,解決了貧困戶不想出村不敢出村的思想難題。”黃世昌告訴記者。
11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貧困戶務工的工地。他們學用合一,邊培訓邊上班。黃帆告訴記者,在老師的教導下,他當天就學會了砌墻、拉線等技術。臨近下班,工地負責人為這名新工友記下了當天的績效:300元的勞務費用。看到一天勞動的收入就在眼前,黃帆很開心。“以后我應該能學到更多技術,也可以像村里裝修能手一樣出去干活賺錢了。”他說。
“十九大報告對脫貧攻堅工作再次強調要‘精準’。我們借助社會力量,并為貧困戶做了許多細致的工作,使他們有了新收入,就是因為貫徹了‘精準’精神。”黃世昌表示。
?
相關鏈接:
客人登五指山途中身體不適 酒店女員工赤腳上山送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