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助推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建設
海口“養”生態“融”民本推進城市更新
海口網11月14日消息(記者史發梅 通訊員梁就成)海口母親河美舍河自羊山地區伸展出23.86公里的婀娜曼妙身姿,或急或緩地流入瓊州海峽。在美舍河白龍南至東風橋段,兩岸散步的市民歡聲笑語,與綠草、飛鳥、躍魚融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海口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措施之一。為加快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全方位引領建設美好新海南,海口緊緊依托生態本底,融入民本理念,系統推進城市更新,包括美舍河水體治理、增綠護藍、交通優化、文化復興、棚戶區改造、品質提升、山體礦坑修復等。
水體治理 打造內河生態鏈
今年年初,海口整合11個部門職責,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持續推進生態治水。
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海口以“最難啃的硬骨頭”美舍河作為更新治理示范,開展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自今年初啟動以來,海口摸排管網522.9公里、鋪設截污管道51.9公里,排查排污口681個、截污438個,清理淤泥約229萬立方米,查處違法排污企業76家,依法關閉養殖場84家。
此外,海口還對岸線和河床進行生態修復,退堤還河、退塘還濕,改造硬質的河床護岸,構建可呼吸的生物多樣性水生態系統,在3.5萬平方米的垃圾堆填場上建成全國最大、具有八級凈水功能的1.4萬平方米梯田濕地,并在國內首次成功在城市內河種植紅樹林。
美舍河治理僅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就取得初步成效,先后得到《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的點贊。近日,美舍河獲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目前,海口正以點帶面,對全市32個水體開展治理和生態修復,加快打造“水清、魚游、鳥飛”的城市內河生態鏈。海口還積極創建國家濕地公園,申報國際濕地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重點規劃建設4個國家濕地公園、3個省級濕地公園和1個濕地自然保護區,擬打造近1萬畝的省級潭豐洋濕地公園。
同時,海口還大力推進增綠護藍工作,立足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堅持還海于民、還藍于民、還綠于民,實施“透綠見藍”“透光見海”,提升濱海公共空間景觀品質。“今年,海口已先后啟動了西海岸帶狀公園等16個城市增綠項目。”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問需于民 提升城市品質
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就要緊抓市民投訴的城市環境熱點問題,問情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空間織補、市容整治、環境提升三方面入手,鎖定問題凸出的片區、街道和節點,提出城市更新與城市管理技術指引。
在市容整治方面,今年海口已啟動三角池片區綜合環境整治、重要道路和重點商圈廣告牌匾整治、綠色智能公共照明系統、城市景觀亮化工程(二期)、海口戲院改造等7個品質提升項目。在環境提升方面,海口已完成國興大道(海秀快速-五指山路段)、濱海大道(丘海大道-假日海灘)、龍昆南路、白龍路、海府路道路夜間綠化景觀提升。
交通擁堵是最為典型和普遍的“城市病”之一。針對海口實際,城市更新辦公室、市規劃部門已著手制定綜合交通治理方案,研究并加快實施過江、過海通道及海秀快速道路西延;以組合拳、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整治擁堵。
“既要大疏通也要活小巷。對現有交通瓶頸節點進行改造設計,系統優化路網結構,只是交通優化的一個方面。” 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海口已先后改造小街小巷2603條,改造老舊市政主干道93條,打通“斷頭路”64條,建設立體快速通道18.4公里,在近期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除此以外,海口還將遠期發展綠色交通為主導的交通模式,強化公共交通地位;近期擬啟動椰海大道延長線等54條市政道路路網改造。
文化復興 留住歷史基因
“海口是海南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騎樓老街、瓊臺福地、海瑞墓等城市肌理。”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在談到海口文化復興時說,在城市更新中,重塑文化底蘊,留住歷史基因,是每一個海口人鄉愁記憶的迫切愿望。
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舉例說,在這次城市更新中,海口立足與古為新,“活化”騎樓老街,抓住保存修繕遺產、拼貼新舊界面、活化內部空間、置入合宜業態等關鍵點位,激活歷史街區全面復興。
今年,海口已啟動3個相關項目建設: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中山北片區1、2號地塊)已完成90%的高壓線纜遷移改造和弱電線纜遷移改造,預計年底完成;五源河文體中心體育場主體結構已于7月30日封頂;丘浚墓陳列館主體結構正在回填基礎。
礦坑修復 保護城市山體
“開展山體礦坑修復,就是加強對城市山體自然風貌的保護,嚴禁在生態敏感區域開山采石。”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具體內容包括:恢復山體自然形態,保護恢復山體原有植被,探索多樣化的山體礦坑修復利用模式,真正實現“綠色植物回歸、綠色生鏡恢復、綠色生活引入”。目前,正在開展民航航線俯視區礦坑生態修復。
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片區棚改更新,就是堅持經營城市理念,采用留、改、拆相結合的棚改模式,將棚戶區改造與保護歷史文化、疏解傳統功能、加快業態轉型有機結合,有序紓解老城區人口、資源和交通壓力,重點抓好美舍河沿線、五源河、邁仍片區綜合更新示范項目建設,打造棚改新標桿。
據悉,在《城市更新行動綱要》的引領下,海口對正在編制的226個各類專項規劃和開展的508個建設項目進行梳理,篩選識別出城市更新的重點區域和關鍵節點,編制了《城市更新項目清單》,共謀劃項目112個。截至目前,在今年的62個首批示范性項目中,已有美舍河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五個示范段等多個項目開工建設。
?
?
相關鏈接:
海口:以“河長制”為抓手 全面提高水體治理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