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力促農業調優增效,計劃用3—5年打造百香果產業
保亭妹中村黃金百香果“開花結果”
13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六弓鄉飄起綿綿細雨,空氣里也夾雜著絲絲涼意。但是在六弓鄉妹中村的200畝優質百香果示范種植園中,棚架上枝葉攀援,生機勃勃,一顆顆青綠色的百香果點綴其中……而這并非是常見的紫色百香果,而是六弓鄉新引進的黃金百香果。
“將經濟效益低的作物改種為效益高的品種,實現調優增效,百香果產業已經在六弓鄉生根開花結果。”冒著細雨,海南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周世強和五指山市、白沙黎族自治縣等多個市縣農業部門工作人員來到種植園,舉行百香果調優增效現場觀摩會。
據了解,相比較于常見的紫色百香果,黃金百香果抗寒性較差,卻非常適合在海南種植。“海南全年沒有霜雪,氣溫常年在15℃以上,特別適合黃金百香果生長,而在熱帶種植,果形更大,口感更甜,香味更濃。”百香果示范種植園所屬企業海南希源生態農業公司技術員林紀生說,由于在海南種植百香果沒有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成熟,每畝年產量預計可達3000斤—6000斤,成本大約7000元。
“今年6月22日開始種植,才5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有收獲。”觀摩會現場,該企業負責人肖詩希介紹,今年全國各地的黃金果的價格每斤不低于10元,比紫色百香果價格高出1倍,效益可觀。并且,通過增施有機肥、加強管理,把生產期控制在冬春季節,在其他省份沒有百香果的時候上市,售價還會更高,銷路也不用愁。
“這個品種很有前景,加上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也讓我們對百香果產業發展更有信心。”肖詩希透露,接下來,準備在海南設一個種苗培育中心,并向種植戶開展技術指導、保底收購等工作,計劃在3年內,在保亭以產業扶貧模式,帶動種植百香果3萬畝。
周世強表示,百香果產業是新興產業,一定要做好種苗培訓,標準化生產、推廣等工作,同時,還需要和市場對接,改善“會種不會賣”的問題。
下一步,省農業廳將在全省布點,進一步推廣百香果種植產業,計劃利用3—5年的時間,在海南打造出具有一定規模的百香果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
相關鏈接:
臨高113畝扶貧百香果豐收在望 收購保底價每斤3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