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胡厚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倫敦11月15日訊(記者曹元水) 第八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在英國倫敦召開。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胡厚崑在主題演講中表示,萬物互聯時代已經到來,IoT帶來嶄新的增長空間,每個待聯接的“物”,對于運營商來說都是一個用戶,運營商可以通過聯接和數據業務,每年產生比現在想象空間更為龐大的收入。胡厚崑分享了一組數據,目前全球有2000萬個集裝箱,3億個LED路燈,18億只水表,每年1億輛新自行車出廠。這些都是未來的“新用戶”,都蘊含著無限廣闊的商業機會。
面對萬物互聯時代的嶄新機會,胡厚崑表示這對網絡技術和運維也帶來了巨大挑戰。機會就在眼前,網絡能力和運營必須做好準備,未來的網絡應該做到“以應用為中心,以數據為驅動,以智能化為目標。”
胡厚崑首先提出 “我們堅信萬物終將被聯接,且聯接場景是非常多樣化的。運營商面臨實實在在的機會,但需要采取一種新的模式來抓住這些機會。”胡厚崑將這種新的模式稱之為“橫向規模擴展、縱向深耕細作”。一方面,抓住萬物聯接的機遇,擴大聯接規模;另一方面,瞄準聯接之上的應用,通過廣泛合作,針對行業應用提供增值服務。
胡厚崑特別強調,我們要打造強大的網絡并要讓網絡更智能。我們在準備迎接5G時代到來的同時要積極加快4.5G和NB-IoT的部署,為物聯網的應用提供更強大的網絡能力;同時,“我們需要用架構性創新,解決結構性問題,構建基于數據的網絡大腦,實現網絡的智能化控制與智能化管理。從運維到業務發放,做到‘自動、自優、自愈、自治’,數量級地提高業務的發放效率、網絡運維效率、網絡資源的使用效率”。
據華為統計,目前,人工運維成本是通信網絡設備本身成本的3-4倍。70%的重大網絡故障是人為原因造成的。胡厚崑說,“這是不可持續的,但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建設智能網絡所需的工具。”
胡厚崑介紹,華為正在積極嘗試構建智能化網絡。“我們正為網絡站點開發預防性維護系統。基于運行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對高達50%的網絡故障進行預測,從而將客戶網絡故障率降低20%。”
華為預測2025年全球將有1000億連接。胡厚崑指出,“要想支撐物與物的聯接,必須具備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時延,特別是要實現網絡智能化。我們的網絡越來越復雜,對敏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已不是傳統的方法所能管理。”
胡厚崑表示,“當前,各個傳統行業都在引入信息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各個行業的智能化,無論制造業,還是畜牧業、物流業務、公共安全等服務業務都是如此。而作為各個行業數字化轉型基礎的移動產業,需要率先實現自身的智能化轉型,以更好地支撐各個行業數字化,這是時代的要求。”
談及萬物互聯時代的生態,胡厚崑表示,我們要建立更強大的生態系統。在他看來,如今的產業生態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過去,我們聚焦在人與人的聯接,就像種一棵樹,并竭盡全力讓它長高。物與物的聯接就像走進一片森林,我們需要融入生態,讓森林茂密生長。”
據了解,本屆移動寬帶論壇由來自全球的運營商、產業鏈、垂直行業、標準及行業組織、媒體和分析師等1400余人出席活動。(完)
?
?
相關鏈接:
移動“充電寶”?中國首座海上浮動核電站受關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