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1月15日電 (記者于從文)11月15日早晨,初冬的陽光照在江海平原,江蘇如皋如城街道顧家莊160多戶庭院開始忙碌起來,人們在庭院里修剪、整理盆景,村莊的道路上不時有裝載盆景的車輛駛過。
顧家莊是如皋國家農業科技園核心區,也是如派盆景的發祥地。早在北宋時期,顧家莊心靈手巧的村民就開始培育景觀盆景,經過多年培育,逐步形成“云頭雨足美人腰,左顧右盼兩對半”獨特的S造型如派盆景,在盆景園藝界獨領風騷,先后有600多個盆景在國際國內比賽中獲大獎。2011年如皋盆景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2、2014年相繼成為江蘇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皋市如城街道顧莊社區顧家莊如派盆景馳名中外,圖為園藝工人在修剪盆景。 于從文 攝依托如派盆景藝術,當地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盆景園藝產業,以品種豐富、經濟高效的農家種植園林和設計精巧、布局精致的“一戶一品位、一樹一景觀、一花一世界”特色景觀庭院為載體,展示盆景之鄉的獨特魅力。如城街道顧莊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明正奎告訴記者,近年來,地方先后投入5000萬元建設盆景園、五松園等庭院景觀,改造提升36戶(處)景觀庭院,打造盆景文化特色田園鄉村。現在的顧家莊早已告別了傳統農業,成為名副其實的“無糧村”,166戶農戶全部從事盆景園藝,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萬元。
與顧家莊發展如派盆景不一樣,大明社區的大镠馬依托區位優勢和技術創新,發展名貴花木產業,以打造最具影響力的“花木產業合作社聯盟”為目標,從“多種快育以量取勝”的低端形態向“培育精品以質贏人”的高端形態轉型升級,培育、引進一批研發、種植、銷售名貴花木的產業項目,引進社會資本6億元,打造百億級中國國際園藝城,成為如皋花卉苗木草坪盆景行銷全國、遠銷海外的平臺。
在占地750畝的中國國際園藝城一期工程,1280個花木經營攤位令記者嘆為觀止。經營攤位的花木大棚里,各種花木整齊排放,園藝工匠正在為花木修整、松土、施肥、澆水。在一個經營戶的大棚里,記者看到一株來自云南的熱帶名木被安放在專門搭建的“陽光房”里,負責維護的園藝師說,因為氣候的原因,需要搭建這樣的“陽光房”,讓它逐步適應這里的環境,這株名木市場價在80萬以上。
在花木經營攤位間,記者正巧碰到停在這里的來自上海的兩輛旅游大巴,游客們走進花木攤位觀賞選購花木。一位唐姓游客說,這里匯聚了各種名貴花木,既能滿足觀賞,又學到不少花木知識。
在離顧家莊不遠處,還有一個叫錢長村夏家莊的村莊,家家戶戶種植草坪,全村草坪種植面積3000多畝,被譽為“中國草坪第一村”。走在夏家莊的村頭田野,一眼望去,無盡的草坪覆蓋著大地,乍一看以為這里是大草原。錢長村黨總支書記吳勇告訴記者,這里的草坪有馬尼拉、矮生百慕大、馬蹄筋、天鵝絨、中華結縷、天堂328、天堂419、高羊茅、草地早熟禾、紅花酢漿草等10多個品種,畝產值高達8000多元。村民們還走出去承租種植近萬畝草坪,輻射帶動周邊村鎮共同致富。錢長草坪行銷全國各地,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城市綠肺”、“都市草園”重要的源頭。
今年6月,如皋的顧家莊、大镠馬和夏家莊以獨特的田園風光入選江蘇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如皋市委書記陳曉東表示,如皋的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尊重自然,崇尚人文,聚焦村莊庭院特色,緊扣田園個性風貌,關注鄉風民俗文脈,凸顯江海平原、雉皋水鄉的田園風光和鄉村特質,努力形成“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田園樣態。(完)
?
?
?
相關鏈接:
江蘇規范PPP項目庫管理 嚴禁變相舉債融資
幼年座頭鯨再次擱淺江蘇啟東海灘 距上次救援僅12小時
江蘇50歲以上可免費唱KTV 公園老人改當“麥霸”
廣州主場大勝江蘇同曦 贏的比分多過程不輕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