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早在兩千多年前,湖南安化黑茶就穿越五千公里“茶馬古道”,走上聯通亞歐的陸上絲綢之路;唐代“黑石號”沉船上滿載的長沙銅官窯瓷器,開辟了連接東西的海上絲綢之路。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外媒湖南追尋絲路傳奇 驚“匠技”贊傳承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1-15 23:12

    ????再現“世界茶王”湖南安化千兩茶踩制工藝的千兩茶號子。 盧文偉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15日電 (記者傅煜)早在兩千多年前,湖南安化黑茶就穿越五千公里“茶馬古道”,走上聯通亞歐的陸上絲綢之路;唐代“黑石號”沉船上滿載的長沙銅官窯瓷器,開辟了連接東西的海上絲綢之路。

      連日來,這些書寫絲路傳奇的湖湘文化,引發了正在湖南采訪的“一帶一路”沿線8國主流媒體記者的聚焦。他們或陶醉于一杯醇香甘甜的黑茶,或留戀于一條傳承千年窯火的古街,或驚嘆于一幅精致湘繡背后的高超“匠技”,在“訪古尋今”中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生命力。

    外媒采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沙銅官窯燒制技藝”傳承人譚異超。 傅煜 攝

      “伙計們咧,把杠抬啰,齊心壓咧,用力踩呦,呦嗨……”一聲粗獷悠長的號子聲響起,幾名壯漢“賣力”地杠、壓、踩、滾,以勞動舞蹈形式再現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茶王”湖南安化千兩茶神秘的制作工藝。

      抵湘當晚,活動主辦方奉上的這場黑茶文化大餐,讓初來中國的泰國INFOQUEST通訊社記者參威第一次了解到中國的制茶工藝。“中國傳承、保護傳統文化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這種‘古今結合’的文化推廣方式很好。”參威用“唇齒留香”來形容現場飲完黑茶后的感受。

    外媒聚焦湘繡。 傅煜 攝

      早在唐代,安化黑茶就入選為貢茶,后于明朝被定為官茶,成為中國西北邊民消食的“生命之飲”,并沿著古絲綢之路成為“世界之飲”。而今這一絲路傳奇因“一帶一路”建設正在續寫,湖南黑茶現已遠銷日、俄、韓、德、法等國及港澳臺地區。

      “表演很吸引我,可惜時間太短,我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湘茶的信息。”因參加“漢語橋”與湖南結緣的迪拜中阿衛視記者馨玥對湖南情有獨鐘,每一次來湘都會有新發現和新感受。“阿拉伯人非常欣賞中國文化,希望通過我的報道帶動阿拉伯國家更加全面了解真實的中國。”

      地處長沙望城區的銅官窯,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點。其瓷品從當時的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南亞及北非,遠銷29個國家和地區。

      在望城銅官鎮“銅官國際陶藝村”,有一條沿山而建的“龍窯”,這里燒制陶器的柴火曾“千年不滅”,后隨著現代技術的普及退出歷史舞臺。中國古老的陶器制造工藝引起印尼安塔拉通訊社記者亞申塔的極大興趣。他端起鏡頭向這處古窯爐里外“掃射”,試圖完整還原當時的生產場景。

      “從這里制作出的500多尊孔夫子陶塑,將進入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馨玥在國家級陶藝大師譚異超的工作室內面向攝像機鏡頭介紹道。

      正是通過當地古今泥匠陶工口授心傳,精耕細作,長沙銅官窯燒制技藝才得以傳承至今。印尼羅盤報記者約翰納斯由此感嘆,中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僅政府在支持,大量民間手藝人也在身體力行。

      走進代表湘繡“高精尖”水平的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只見繡工們正以針為筆、線為墨,于白布之上畫花鳥、走龍虎。

      “竟能創作出這么逼真傳神的作品!竟有這么多人愿意潛心研究!這種古老技藝竟能傳承至今!”繡工們精湛的刺繡工藝,引發約翰納斯連連驚嘆。他將現場實況第一時間分享至微信朋友圈,讓身邊朋友一起來圍觀點贊。

      湘繡起源于長沙民間,系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向來以歷史悠久、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品類繁多而聞名海內外。在陳列于現場的眾多湘繡成品中,一幅精細靈動的黑白天鵝雙面繡讓外媒記者們紛紛豎指稱贊。

      來自菲律賓每日論壇報的查理說,他實在無法理解如何在一張真絲底料上繡出正反兩種不同圖案,這種“神奇工藝”簡直令人不可思議,相信也會引發當地讀者的濃厚興趣。

      泰國國家電視臺記者譚查諾在繡工中發現許多年輕面孔后欣慰不已。“她們都是因為熱愛而投身于這門古老技藝,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十分關鍵。”(完)

    ?

    ?

    ?

    相關鏈接:

    外媒:數十名英國保守黨議員要求特雷莎·梅辭職
    外媒稱2030年中國投資行業將管理17萬億美元資產
    外媒關注習近平APEC演講:中國領導人維護全球化獲熱烈掌聲
    外媒稱中國取名文化改變:兄弟不同姓 延續兩家姓氏

    ?

    相關鏈接:
    外媒:數十名英國保守黨議員要求特雷莎·梅辭職
    外媒稱2030年中國投資行業將管理17萬億美元資產
    外媒關注習近平APEC演講:中國領導人維護全球化獲熱烈掌聲
    外媒稱中國取名文化改變:兄弟不同姓 延續兩家姓氏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