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沙隕石坑要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啦!
原生態茶園小鎮已開門迎客
日前,白沙黎族自治縣縣長胡翔一行到該縣國土局對接申報“白沙隕石坑國家級地質公園”相關事宜。據悉,該縣國土局已完成白沙隕石坑地質公園申報材料的編制工作,正在積極申報省、國家兩級地質公園,計劃通過建立地質公園打造該縣旅游核心。
白沙建地質公園已提上日程
據了解,國內專家組在白沙發現形成約1億年前的大型花崗斑巖柱狀節理群地貌后,就設立白沙隕石坑地質特征與地質資源調查評價項目。
大型珍稀花崗斑巖柱狀節理群,位于白沙隕石坑內俄劍南側玄武溪至飛鷹崖一帶,距縣城牙叉鎮約6公里。據專家介紹,海南島及國內外玄武巖地區,常見柱狀節理地質地貌景觀,但花崗斑巖柱狀節理極為罕見,目前國內除了白沙,僅在廣西岑溪有局部地區出現。此次發現,為海南白沙隕石坑旅游開發增添極為重要的珍稀地質資源,極具科研、科普、觀賞、旅游等價值,目前已納入白沙擬建地質公園保護區。
隕石坑出產白沙綠茶 享譽島內外
據考證,大約70萬年前,一枚直徑約380米的隕石墜落于白沙縣城牙叉鎮東南約9公里處,在和地面劇烈撞擊后,砸出一個直徑3.5公里的隕石坑。1992年,白沙隕石坑被發現,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被確定的隕石坑。這個坑的四周崖壁,都是隕石著陸時濺射覆蓋層堆積而成。舉目四望,隕石坑周圍滿是茶樹和橡膠樹。
“下面這一大片洼地全部都是隕石坑。”縣國土局的工作人員指著嶺下的茶樹對記者說,如今這里已成為白沙綠茶的主要產區。
“隕石坑里面還有一個泉眼,無論多么干旱,泉眼都長期有水,附近的居民飲用泉水,還用泉水來灌溉茶樹。”該工作人員說,經過初步開發,這里已經形成了一片片的觀光茶園。如今,白沙綠茶已經名聲在外,曾多次在國內獲獎。
串聯周邊景點 打造經濟新增長點
“目前,我們正積極申報省、國家兩級地質公園,將原生態茶園小鎮、松濤水庫上游片區、阜龍鄉紅色旅游資源、九架嶺森林資源等節點進行串聯,使地質遺跡資源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該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原生態茶園小鎮已開門迎客。
據介紹,白沙原生態茶園小鎮依托茶園景觀、河谷溪流及黎族文化等旅游資源,打造一個集生態茶葉生產、茶園觀光休閑、黎族文化體驗、鄉村養生度假為一體的茶園小鎮,正力爭打造成為4A級景區。
?
相關鏈接:
蹲點日記|白沙打安鎮副鎮長羊風極:付出,他總是很舍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