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只“寵物蚊子”,麗江又上了頭條。近日,麗江兩家客棧的電商業務被曝光存在“刷單炒信”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一家客棧在客人反饋房間內有蚊蟲時,前臺人員竟回復“蚊子是我們養的寵物,熏死了要賠的。”
古鎮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寵兒,節假日總能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爭相涌入,但“古鎮游”總變成“添堵游”,不少游客坦言,古鎮掉進“錢袋兒”里變了味兒,而且游覽的所有古鎮“都是一個模樣”。古鎮旅游業迅速崛起,卻在商業化進程中亂象叢生。
古鎮風貌不斷喪失
記者采訪了多位曾去云南旅游的游客,不少人都提到了酒托、出租車宰客、導游罵人等現象,甚至一提到麗江旅游,一些游客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制購物”和“毆打游客”。一系列負面事件,讓本來亮麗的古鎮旅游名片蒙上了灰塵。
麗江古城的旅游開發已經進行了20年。1997年,麗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年來,當地經濟收入有了顯著提高,但伴隨而來的是古城原住民的大量減少和傳統文化的流失。
“現在麗江最有名的兩個古鎮——大研和束河,已經幾乎找不到納西人了。”一名云南導游告訴記者,一些古城居民把自家院子租出去,拿租金到城市買房住。而堅守下來的居民發現,曾經的古城早已漸行漸遠——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始風貌基本喪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喧囂的酒吧、千篇一律的旅游紀念品商店和大刀闊斧改造古建的民宿和客棧。
過度開發成負面“范本”
不只是麗江,宰客等損害游客利益的現象在其他古鎮也時有發生,例如鳳凰古城近年屢被曝光“酒托”事件。古鎮變身酒吧和商業街區,還成了旅游投訴的重災區。
歸根到底,過度商業開發以及背后經濟利益的驅使,是麗江等不少古鎮景區各種亂象存在的深層次原因。
“很多景區都是重視建設疏于保持,認為一旦被評級后便可高枕無憂。”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坦言,質量管理是一個長期持續的事情,沒有足夠的重視和投入,再加上疏于管理,必然導致游客對古鎮滿意度降低。
5A景區“摘牌”退出機制常態化,曾帶來了一些改變。今年2月,5A級景區麗江古城被國家旅游局嚴重警告,云南和麗江旅游部門也都隨即頒布了“最嚴整改令”,但麗江旅游市場的過度商業化,讓它的“頑疾”一時難以根除,例如外界披露的“購物黑色利益鏈條”和“商家利益保護傘”等。商家一味只想掙游客的冤枉錢,短暫繁榮過后,游客對麗江的印象急轉直下,出游時自然也將“用腳投票”。
“烏鎮模式”值得借鑒
過度商業化帶來的后果,就是“千鎮一面”。近幾年,中國古鎮的開發建設力度近乎瘋狂,中國古城與文化研究院院長林鵬曾表示,“中國有2000多座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古鎮,但讓人記住的不超過8座。”
“文化‘空心化’,是中國古鎮千城一面的最大成因。”一位古鎮研究專家表示,空心化有兩大特征:一個是造假,另一個是過度商業。憑空打造的“假古鎮”在國內有很多,知名的古鎮也不免落入商業化俗套:旅游開發經營者自覺或不自覺地迎合游客的喜愛和需求,古鎮游變成了毫無特色的逛街購物、喝茶品酒、參觀表演的統一模式。
一位長期研究旅游地產的業內人士認為,古鎮商業面臨同質化問題,開發商應突出文化特色,走差異化路線,“商業綜合體的模式不利于古鎮可持續發展,烏鎮模式值得借鑒。”
“整個烏鎮井然有序,除了游客還有不少本地居民,有幾分煙火人家的味道,很驚喜。”今年“十一”剛去過烏鎮的旅游達人劉瑤說。游客之所以對烏鎮倍加推崇,除了古鎮本身景致優美之外,烏鎮還把特有的民居水閣、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間作坊當成最重要的財富精心呵護,而且在深層次挖掘民間傳統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把許多鮮為人知的民間節俗推向旅游前沿。
游客期盼古鎮原貌回歸
越來越多的游客觀念正在升級,開始更加青睞“文化體驗游”,相比之下,不少古鎮卻還沉溺在“麗江模式”中難以自拔。
在知乎上,關于“如何看待古鎮商業化”的討論引來上萬人的參與,不少人在肯定古鎮商業化帶來真金白銀和客流人氣的同時,也呼吁“古鎮能洗盡鉛華,找回真正的古鎮風貌”。
旅行網站螞蜂窩曾發布《2017年最受歡迎十大古鎮》報告,大數據顯示,江西婺源、廣西陽朔、湖南鳳凰位列最受游客喜愛古鎮榜單前三,麗江古鎮并沒有入圍。
“除了一眾老牌古鎮,更多商業化程度較淺的小鎮已迎來發展機遇。”螞蜂窩旅游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建議,旅游古鎮應在保持原始風貌的同時,盡可能提高旅游設施與旅游服務的實力,迎接或將井噴的旅游需求;而對于已充分開發的古鎮,如何保留住真正的古色古香,才是凸顯差異化旅游魅力的重點。
?
?
相關鏈接:
福州螺洲古鎮紀念末代帝師陳寶琛誕辰170周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