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喀布爾11月20日電 記者調查:阿富汗“戰地旅行”風險高 背包客須三思
新華社記者 代賀 蔣超
“旅行”和“戰地”,二者本應相互排斥。但總有一些人冒險嘗試“戰地旅行”。
“每年大概有20人到30人來這里旅行。”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領事部何主任日前告訴新華社記者,由于安全局勢持續動蕩,在阿中國公民已經由幾年前的上千人減少到360人左右。
“但是我們還是能接到求助電話,其中多半是來阿富汗的背包客。”何主任強調,很多人根本不了解阿富汗的實際情況便貿然前往,來了之后遇上危險又不知道如何應對。
“我只想趕快回國”
大學剛畢業的背包客小鄒在阿富汗的經歷可以用噩夢來形容:不懂當地語言,沒有保安隨行,在外被人跟蹤,打車遭人欺騙;疲憊不堪時,當地安全部門又以身份不明為由將其拘留,一扣就是40多天。
“我只想趕快回國。”記者眼前的小鄒蓬頭垢面,早已沒了年輕人應有的精氣神,嘴上的煙一根接著一根,焦急地打探著機票的消息。此時此刻,他不敢告訴家人自己到底經歷了什么。
“他們把我頂在墻上搜身,然后讓我脫光衣服,換上囚衣,”在和記者交談時,這個剛剛畢業、帶著對神秘國度無限好奇的年輕人語氣越發沉重,“我說英語,他們聽不懂。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監獄里是怎么熬過來的。每天就盼著有人來救我。”
“但愿發生在小鄒身上的事不要重演。”何主任表示,阿富汗目前的局勢根本不適宜旅行。他說,后來通過大使館多方協調,經當地相關部門及華僑華人的共同努力,小鄒才得以安全回國。
與能夠安全回國的小鄒相比,一些外國游客則沒那么幸運。據媒體報道,2012年,一名加拿大男子與其美國妻子在阿富汗旅行期間遭武裝組織劫持,被關押長達5年多。
“風景再美麗,也抵不上你的生命美麗”
近年來,外國游客在阿富汗遭遇的刑事暴力案件頻發。
2013年12月,兩名德國登山愛好者在阿東部帕爾萬省遭遇搶劫并被殺害;2016年8月,外國游客乘坐的兩輛小型巴士由阿富汗中部巴米揚省前往赫拉特省,途中遭武裝人員襲擊,造成至少10人死亡,另有5人受傷……
“有一段時間,來了幾位游客,先后都遭到過搶劫。”曾在阿富汗一家餐館工作過的賈先生說,即使是在首都喀布爾,危險依然存在。在他看來,除去自殺式爆炸等恐怖襲擊,綁架、搶劫對于在阿富汗的外國人來說防不勝防。“很多綁架者就是為了錢。一旦遭遇綁架或襲擊,后果不堪設想。”
據阿富汗帕杰瓦克通訊社報道,過去一年間共發生1932起襲擊事件,造成13997人身亡,10489人受傷,日均傷亡人數高達67人。
“風景再美麗,也抵不上你的生命美麗。”在當地中國企業聯合會制作的《阿富汗出行安全指南》上,這句話成為越來越多在阿華僑華人的心聲。
“不要拿生命冒險,既對家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
曾在阿富汗旅行的元女士告訴新華社記者,阿富汗赫拉特古城、班達米爾湖以及位于馬扎里沙里夫的藍色清真寺等名勝令人向往,但沿途安全得不到保障。“趕上大雪,沒有飛機,不得不坐大巴車,沿途甚至要穿越反政府武裝組織的控制區。”
元女士回憶,自己當時為盡快返回喀布爾,一度不得不學當地女性披上“波爾卡”(阿富汗婦女傳統長袍服飾)規避危險。現在回想起來,元女士仍有些后怕。
近年來,韓國、尼泊爾等國已明令禁止本國公民前往阿富汗旅行或工作。中國領事服務網也頻頻發布安全提示:近期暫勿前往阿富汗巴達赫尚、塔哈爾、昆都士、朱茲詹等21個省份,部分中國個體商戶和游客因進入阿上述省份而遭遇搶劫或受到人身傷害,在阿中國公民和機構應高度注意安全,加強防范和應急準備,外出時一定要采取嚴密安保措施。
此外,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官網也明確警示:“阿富汗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各地經常發生汽車炸彈、人體炸彈、火箭彈以及其他方式恐怖襲擊,且發生過襲擊、綁架中國公民事件。”
據何主任介紹,自2016年以來,領事部發布的安全提醒已累計超過100條。“最多時,幾乎每天一次。”在何主任看來,阿富汗的安全情況短時間內難有好轉。
就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喀布爾再次傳來爆炸聲:10月31日,一名13歲的自殺式襲擊者在市區引爆身上炸藥,造成至少3人身亡,12人受傷。據阿富汗媒體報道,該月全國至少有2500人在各類武裝沖突中傷亡,比9月份增加39%。
采訪結束前,何主任再次語重心長地告誡背包客:不要拿生命冒險。這既是對家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
相關鏈接:
阿富汗一起自殺式襲擊致19人死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