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當家:花160元讓全家吃上一個月?
周云龍
中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十幾年后,00后就會成為新的財富創造和消費主體。這是明天的經濟問題,也是今天的教育問題。
-------------------------------------------------
最近,央視少兒頻道播出了一檔名為“小鬼當家”的節目,記錄少年兒童轉換角色、當家理財的故事。在這檔節目之中,一個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期節目里,一個“小鬼”的奶奶問他要買菜的錢,他只給了160元,他認為160元可以讓全家吃上一個月,然而,當他請同學們吃飯時,一餐就花去了560元。
另外,一則新聞也對我觸動很深。一名8歲的小學生把父母辛苦賺到的9萬元血汗錢打賞給網絡主播,面對記者,孩子說“只是覺得游戲好玩,打賞主播后,對方會不停夸他,他覺得很開心,對于錢自己沒有什么概念”,而這9萬元對他的父母來說,卻是來之不易的工作成果。
這些現象看上去是因為孩子們缺乏金錢概念和理財意識。但“病根”卻可能在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和教師身上。中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十幾年后,00后就會成為新的財富創造和消費主體。這是明天的經濟問題,也是今天的教育問題。“小鬼當家”這檔節目也好,小孩偷偷花錢打賞主播的新聞也罷,都是對所有家庭的提醒。
當下青少年理財意識的缺乏,引出的應該是另一個老而彌新的話題:那就是教育教學應當回歸生活,貼近實際。比如,教材的編寫是一個規范、科學、嚴謹的系統工程,而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則應不斷與時俱進,緊扣現實。在我們的童年時代,大多做過“一邊接水一邊放水”的“奇葩”數學應用題,這道題目一直被吐槽為“浪費水,不合邏輯”。這樣的題目就是脫離生活實際的典型。生活才是課堂教學的源頭活水,只有緊扣生活實際,教育才能夠在教給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生活的真諦。
在新的時代里,教育工作面對的最大問題,可能就是家長與老師對成績和分數的需求,與學生對現實與生活的感悟之間的矛盾。只有讓教育回歸生活,新生代才不至于犯下“當不了家”的錯誤,真正擁有健全的生活常識。
?
?
相關鏈接:
消費者訴“金錢豹”要求退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