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體育局局長俞彪為市民演示城市共享籃球場使用方法 馬元豪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1日電 題:拉動新時代上海全民健身發展的“三駕馬車”
作者 馬元豪
11月的上海,秋風蕭瑟,寒意漸濃。然而,全民健身的熱潮并未受到天氣影響。跑步愛好者們在即將貫通的濱江跑道漫步、快跑;籃球愛好者在城市業余聯賽享受著業余籃球競技的樂趣。
“人口密集形和土地資源稀缺是上海的既有特點,但我們依舊找到屬于自己的全民健身推廣路徑。我們有信心在‘十三五’末時讓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現在的1.8平方米提升至2.4平方米,努力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履新2月的上海市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彬如是說。
縱觀上海近一年來的全民健身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創新體育設施、推動城市業余賽事與因地制宜發展體醫結合是快速拉動上海全民健身發展的“三駕馬車”。
寧區北新涇天山花園社區的居民在改造后的社區健身苑點健身 馬元豪 攝
創新體育設施,拉近市民與健身距離
隨著群眾運動需求日益增長,健身設施老舊、器材單一等問題日益凸顯,對公共體育設施管理提出新要求。
走在全民健身改革前列的上海市為應對這些問題,首先將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政府實事工程項目,并積極融合互聯網思維與共享經濟,讓全民健身與市民的距離更近。
不論是靜安區借助社會力量將原本的公共籃球場與共享經濟結合,逐步將其改造為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城市共享籃球場,還是長寧區北新涇街道通過問卷了解民眾需求,改造社區老舊公共健身設備、加入力量訓練器械和益智運動設施,亦或是黃浦江岸線各區積極建設濱江“漫步、跑步、騎行”三道工程,確保45公里岸線全面貫通,上海市政府在提高市民參與體育運動的便利性、設備更新的科學性方面都下足功夫。
申廟榮是長寧區北新涇天山花園社區的居民。退休后,社區健身苑點成為老人家強身健體的最佳首選。“以前設備老舊,想要做力量訓練也很困難,如今設備更新換代后,不僅有益智健腦的象棋,還有加強力量的吊環和體測的設備,更能通過掃二維碼學習器材使用。”申廟榮告訴記者,“這樣的設備每天都能吸引兩百人來健身,給退休后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像這樣的社區健身苑點在上海已有萬余個,此外還建有市民球場、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市民游泳池,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健身需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也因此從2015年的40.8%增加到42.2%,從上海人口基數來看,效果頗豐。
籃球愛好者參加城市業余聯賽 馬元豪 攝
“三輪驅動”使業余賽事更有吸引力
去年11月末,上海第二屆市民運動會落下帷幕。這一歷時半年、包含65個競賽項目、近萬項多級類賽事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堪稱上海全民健身的盛會。然而運動會四年一屆,為填補空窗期,上海體育主管部門于今年年初舉辦首屆城市業余聯賽。
賽事內容多樣是城市業余聯賽的最大特點。聯賽不僅有市民喜愛度高、市場前景廣的足、籃、排等10個項目的業余聯賽,還有武術、橄欖球等老中青乃至外籍人士喜愛的35個項目組成的系列賽。此外,還舉辦針對特定人群的品牌特色賽事和科技體育嘉年華活動。
龐大的賽事體系卻能夠按部就班的舉辦,且市民反響極佳,離不開政府、社會和市場“三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上海市體育主管部門將所有賽事在年初均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承辦單位,還特別設立聯賽協調機構進行監督、指導,更聘請第三方評估公司對企業辦賽實施跟蹤評估,并在網上公示評估結果。
辦賽企業不僅了解體育市場,更了解群眾之所需,還能夠吸引大量社會資本投入體育產業。在滬有12家分店、會員超10萬的“洛克籃球公園”通過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極大市場號召力,輕松獲得本次城市業余聯賽籃球項目的主辦權。
正在參加業余聯賽的市民魯鋒告訴記者,“我在洛克籃球公園打球多年,他們此前還舉辦過世界街球大獎賽,邀請NBA球星與我們交流球技。所以他們主辦城市籃球業余聯賽,我就來參加,很開心能和眾多喜歡籃球的市民同場競技!”
可見,“三輪驅動”模式下的城市業余聯賽,為上海全民健身注入更大活力。
嘉定區體育局與衛計委的合作在當地二甲醫院建立健康服務站點,為前來體檢的居民進行體測,并請體育、衛生專家定期為市民進行運動健康指導馬元豪 攝
體醫結合,讓市民健身更科學
《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顯示,上海市民的體質達標率已連續三屆在全國名列榜首,但在考察市民健身知識、運動方法的“科學健身素養”測評中,申城市民卻亮起了“紅燈”,平均分僅獲得50.8分,反映出發展全民健身的主要矛盾已從缺乏健身變為缺乏科學指導健身。
為應對新時代新問題,嘉定區體育局通過與衛計委的合作,在當地二甲醫院建立名為“運動健康JIA”的健康服務站點,為前來體檢的居民進行體測,并請體育、衛生專家定期為市民進行運動健康指導。
嘉定體育局社會體育管理科的邢健平表示,“許多居民體檢后往往只知道健康數據卻不知如何通過運動干預。我們從2009年起就為檢測出糖尿病的患者提供運動干預指導,效果顯著,所以決定將國民體質檢測站搬入醫院,更好地為當地居民提供健康運動指導。”
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光圣告訴記者,為推動體醫深度融合,上海已啟動體醫交叉培訓,借此培養一批會開運動處方的醫療衛生人員和會指導慢性病患者鍛煉的體育指導人員,發揮體育鍛煉在各類慢性病防治中的積極作用。“嘉定體醫融合試點成效很好,未來會逐步推廣。我們還會培養更多社會體育指導員幫助市民成為‘聰明的健身者’,發揮全民健身在‘健康上海’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完)
?
?
相關鏈接:
維多利亞的秘密年度時尚大秀上海拉開帷幕 奚夢瑤跌倒都那么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