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21日電(記者趙新兵、王陽)在山東威海榮成小孫家市場附近,隨意停車的市民楊先生收到了一張讓他臉紅的清新“愛的罰單”:正面是榮成的城市形象標識和文明停車忠告,反面有榮成市蜊江小學學生手繪的規范停車和不文明停車的漫畫。“小學生都知道要文明停車,這張‘愛的罰單’讓我很受觸動。”楊先生說。
“‘愛的罰單’是我們推行‘規范停車,文明出行’文明勸導活動的一部分。”榮成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劉少偉介紹,榮成交警部門還印制了警告單、處罰單,對不文明停車行為先勸導,再警告,拒不改正者則實行處罰。
從生活細節入手的“愛的罰單”活動,只是威海市提升市民素質、建設文明城市的一個縮影。這個市以“君子之風 美德威海”建設和“愛文明家園 做文明市民”等行動為主抓手,深入系統地夯實、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日前,威海市順利通過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下轄榮成市、乳山市雙雙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威海市成為山東首個全國文明城市全域覆蓋的城市。
在威海乳山利群廣場旁的商業街上,大拇指青少年公益活動中心的30多位青年志愿者的“伸手點贊”吸引了市民的注意力。他們通過對禮讓斑馬線的司機伸大拇指點贊、邀請停車場上的車主張貼“禮讓斑馬線”車貼等形式,向市民宣傳“文明禮讓”。
“排隊上下車、禮讓斑馬線、不亂扔雜物等行為舉止小節,既是一種規矩責任,也是一種君子風度和美德善行。”威海市委書記孫述濤說。
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力量,社會正能量讓城市更加溫暖。在榮成雙泊社區,市民鄭家鑫是一家洗車店老板,也是社區愛心聯盟的成員。他主動為社區優秀志愿者提供優惠洗車服務,同時,他到社區別的店鋪里消費同樣享受優惠。
在乳山市,不少個體商戶積極擔負起維護門前環境衛生的責任,并主動設置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免費提供飲水、食物等,為路過的環衛工人、園林工人等提供愛心服務。市民的參與感、凝聚力在文明城市創建中越積越多。
乳山海峰街洪濤便民市場一位經營業主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出攤其實就是占道經營,自己心里也不踏實。現在統一進入市場,環境好了,城市美了,沒想到收入還提高了。”
榮成創城辦工作人員介紹,針對老百姓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和平時工作中的梗阻,我們逐項建立工作臺賬,定時限、定措施、定標準、定責任,細化分解到相關單位,小到一個小區需要安裝幾盞路燈、更換多少道板,都一清二楚。
集貿市場不規范經營、樓道被小廣告貼成“大花臉”、背街小巷路面凹凸不平、盲道被占、路燈破損……一件件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小事”得到解決,市民看到了城市文明的實效。
“老百姓得了實惠,城市‘面子’靚了,‘里子’實了,作為市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就來了。”乳山市委書記周兵說。
?
相關鏈接:
山東威海有位愛心“傻子”:捐新衣自己穿舊衣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