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油棕樹組培苗在我省大田試種成功 有望實現優質組培苗商業化生產
油棕果。
工人在收割油棕果。(資料圖)
在海口的不少公園和綠化道中,都可以看見油棕樹高大整齊翠綠的身影。其實,油棕樹不僅是常見的綠化樹,它們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可以說渾身都是寶。
有“世界油王”美譽
油棕屬棕櫚科,其形態很像椰子,因此又名“油椰子”。它的故鄉在西部非洲,生長在熱帶雨林中。直到本世紀初才被人們發現和重視,如今已是世界“綠色油庫”中的一顆明星,成了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油棕是世界上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一種木本油料植物。一般畝產棕油 250千克左右 ,比花生產油量高五六倍,是大豆產油量的近10倍,因此有 ‘世界油王’之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油棕產業發展課題組組長曾憲海介紹。
油棕樹是著名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種植后2-3年掛果,經濟壽命25-30年,其經濟效益非常高。由油棕果實榨出的油叫做棕櫚油,棕仁榨出的油稱為棕仁油,都是優質的食用油,它們還可精制成高級奶油、巧克力糖,代替可可脂、冰淇凌用油等,在工業上可制造優質香皂等。果殼可提煉醋酸、甲醛,制活性炭、纖維板,棕油餅可作飼料等。
油棕組培苗
成功開花結果
近日,記者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了解到,該院橡膠研究所油棕研究團隊首批試種的油棕組培苗成功開花結果,標志著油棕組培苗產業化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旦技術純熟,有望在數年內實現優質油棕樹組培苗的商業化生產應用。
“從1998年開始,我們就啟動了油棕引種試種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直至2011年12月,才獲得了國內首株移栽成活的組培苗。”曾憲海介紹說,油棕組織培養技術是比雜交育種更快更先進的繁殖方法,只要發現優良母株,就可以快速復制推廣,大大縮短了良種選育時間,還能提高油棕單位面積產量20%到30%。他說:“2015年5月,課題組將國內首批油棕組培苗進行大田試種,目前油棕組培苗已成功開花結果,且未出現變異植株,性狀穩定。”
據悉,棕櫚油廣泛應用于烹飪、食品加工、化妝品、橡膠工業等領域,目前我國是主要進口國,年進口量約600萬噸,現存油棕樹雖有10萬余株,但主要作為園林綠化樹種種植。“我國每年食用油供給缺口很大,自給率僅占40%。所以油棕種植一旦得到大面積推廣,我國完全有能力解決食用油自給問題,還能提高農民的收入,一舉多得。”
記者龍易強 通訊員鄔慧彧 攝影報道
(海口網11月22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南將建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秒報檢”“秒放行” 讓進出口貿易更便利
海南擬設立文物+旅游行動基金 鼓勵開辦博物館
海南擬三年完成老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