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22日電(記者李鯤)記者22日從正在天津召開的“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研討會”上獲悉,京津冀淺層地熱能等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位居全國前列,未來將大有可為。
根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熱資源調查評價成果,截至2015年底,我國年利用淺層地熱能對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積為3.92億平方米,其中京津冀8500萬平方米,約占全國的20%,是我國淺層地熱能開發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規模最大的地區。
京津冀地區地熱資源本身豐富,且開發和利用程度較高,正在成為我國最大的地熱城市群,不僅節約了化石能源,而且對環境保護意義重大。以天津為例,據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管局副總工程師張云霞介紹,目前天津利用地熱采暖的住宅小區有385個,供暖面積約2700萬平方米,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萬噸。
事實上,與潛能相比,我國目前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還只是開始。據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僅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就折合7億噸標準煤,而2015年,我國地熱能年利用總量僅為約2000萬噸標準煤。
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指明,到2020年全國地熱能年利用量達7000萬噸標準煤,且專門規劃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屆時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曹耀峰均表示,京津冀地熱資源和開發經驗豐富,國家對該區域有著較高的期望,未來,京津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依然大有可為。
“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研討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主辦,21日至22日在天津召開。
?
相關鏈接:
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2+26”城市排查6萬余家企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