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這類現金貸企業,業務操作嚴重依賴個人信息征集與信用評估,在個人信息保護上更是應該筑起縝密“防火墻”。
據媒體報道,近期黑市上出現一份疑似“趣店學生用戶數據”。該數據維度極細,除學生借款金額、滯納金等金融數據外,甚至還包括學生父母電話、男女朋友電話、學信網賬號密碼等隱私信息。有媒體記者經過向部分網貸中介、多位趣店離職員工和趣店學生用戶調查了解,部分證實趣店疑似存在重大數據外泄。有業者介紹稱,包括百萬學生信息的數據,叫賣價格近10萬。
面對媒體報道和用戶追問,目前,趣店公關負責人僅稱:“趣店一直高度重視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不斷提高數據安全能力與信息加密強度”。不過,就在趣店給出官方答復的同時,相關數據依然在黑市上被公開兜售。
如果網上流傳的“趣店學生用戶數據”屬實,趣店公司絕不應消極應對,而應該盡快查實情況,采取切實的補救措施。因為這不僅事關商業倫理,更事關千千萬萬趣店用戶的人身、財產安全,同時還事關趣店自身的法律責任。
2016年年底通過的《網絡安全法》明文規定:“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
目前尚不知道,疑似來自趣店的信息究竟是怎樣泄露的。但不論何種原因,如果外泄數據屬實,趣店作為網絡運營者都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負有法定的保密義務,對數據外泄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就當下看,網絡上公開兜售和購買這些數據的人,都涉嫌嚴重的刑事犯罪。根據最高法、最高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無論是發布還是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只要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都有可能觸犯刑法。
當務之急是,警方應當盡快介入調查,對相關涉嫌犯罪的人員實施抓捕,形成有力震懾。同時,盡快查找相關數據源頭,采取技術措施對相關數據進行傳播阻斷。
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既是重要的個人隱私,又是重要的經濟資源。對于大規模收集、存儲、保管、使用個人信息的互聯網企業,信息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特別是趣店這類現金貸企業,業務操作嚴重依賴個人信息征集與信用評估,在個人信息保護上更是應該筑起縝密“防火墻”,擔起對應的責任。□鄧學平(律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