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編程就能當碼農?數字人才還需具備綜合素質
曾幾何時,考進BAT,當個好碼農是多少年輕人的夢想。會編程、會計算機語言就能加入互聯網發展大潮中,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一時間社會上的程序員培訓機構都變得格外火爆。
但是現在,專家的數據分析結果告訴你:若想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光會編程可不行,這個行業現在緊缺高端的、綜合型人才。
11月22日下午,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與領英聯合發布《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人才與就業》,揭示我國數字人才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但這種短缺主要體現在擁有中高級專業技能數字人才的比例不高,擁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技術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相比,中國的數字人才儲備尚有很大差距。
此外,報告根據對人才需求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我國數字人才的技能需求不再強調單一編程技能,更加看重技術、管理和領導力等綜合技能。
2015年,我國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相關工作的人數約350萬,但其中中高端人才,特別是前沿技術的數字人才并不多。根據領英中國智庫的研究,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的從業者數量在85萬人以上,印度15萬,英國14萬,中國只有5萬多人。
報告負責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煜波教授表示,我國目前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缺口明顯。他解釋說,目前中國85%以上的數字人才分布在產品研發類,而深度分析、先進制造、數字營銷等職能的人才加起來只有不到5%,存在較大缺口,新興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滯后和不足。
這份研究報告的基礎數據來自領英在中國的3600萬個人用戶,這些用戶畢業于1.5萬多所國內外院校,分布在36.4萬家企業,擁有超過2.3萬項技能。陳煜波研究團隊從中篩選了72萬數字人才,多維度提取用戶畫像并跟蹤其職業軌跡,以此預測不同地區的人才流向、雇傭率、受雇主歡迎的技能等人才趨勢層面的信息。
陳煜波說,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整體來看,雖然編程技能和數據分析技能需求占據主導,然而隨著數字產業走向成熟,企業除了強調編程技能,也逐步更加看重人才的技術、管理和領導力等綜合技能。近年間,項目管理、產品運營等“技術+管理”類技能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被認為是“一將難求”。
領英中國代理總裁曾志恒也提醒,如果你有興趣向數字職能轉型,不能僅僅專注于自己的技術能力,溝通和領導力等軟性技能將成為你脫穎而出的關鍵。
陳煜波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為教育行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借鑒。他說,教育行業可根據職位的供需趨勢更好地規劃人才培養的方向,政府也可更好地了解人才流動方向、技術缺口等,以此制定有針對性的引才策略。(本報記者李 艷)
?
?
相關鏈接:
腦細胞“重編程”:帕金森病人新福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