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中國政府激勵民企做高科技領域領頭羊:主宰全球市場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道港媒稱,據中國16個部委聯合發文,在北京致力于推進《中國制造2025》計劃之際,中國民營企業將在中國的高科技計劃以及骨干性基礎設施項目中發揮更大作用。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3日報道,本周在政府網站上發布的指導意見稱,除了從人工智能到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入手、為政府全面升級產業的努力增添動力外,該政策旨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報道稱,在北京的《中國制造2025》引發美國和歐盟“擔憂”之際,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在指導意見之下,分配給國內民營企業更多重要角色。
報道稱,在指導意見之下,國內民營企業將設立政府支持的、國家級別的實驗室,同時努力發展成技術領域的“全球領頭羊”。
指導意見還將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核心項目,放開為特殊行業和智能平臺量身定制的工業控制體系、工業軟件、計算機芯片、傳感器以及云系統等領域,讓更多民營投資進入。
報道稱,開發數字工廠的民營企業將獲得政府支持。據指導意見,尤其是政府將允許更多民間參與者進入電信部門,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軍民兩用技術聯合攻關。
指導意見說,中國的目標將是培育一批專注于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報道稱,盡管缺少細節,可是指導意見傳遞出強烈信號,即北京準備好讓其民營部門分享越來越多的國家研究預算。另外,政府將為中國民營企業提供之前僅國企享有的幫助。
報道稱,中國最出色的互聯網服務巨頭已經獲得國家幫助。本周早些時候,中國政府確定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以及語音智能專家科大訊飛公司為中國首批推動發展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
政府在聲明中說:“民營部門是中國制造的主力軍和突擊隊。”
同時,北京正致力于通過向民營企業提供秩序和機會來促進民間投資。
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紀沫說,民間投資通常受到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的推動。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克里斯托弗·鮑爾丁說,民間投資增長放緩也許源自生產力提高,生產同樣的產量所需機器或工人減少。(編譯/胡婧)
?
?
?
相關鏈接:
后穆加貝時代:新總統就職 津巴布韋未來走向如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