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于西藏的故事,故事中包含親情、友情、家園之情、夢想、困惑、信仰、奮斗、淚水、歡笑……在佛與現代之間,這是這片廣袤大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
《西藏時光》攝制組歷時三年,登頂雪山、進入無人區、駐扎冰川,跨越西藏全境,精心打造五集紀錄片,以普通人的視角,呈現一段既有歷史厚度,又富人文關懷的《西藏時光》。
????這里有修習之路中的三位小活佛;西藏大慶背景下的一家三代舞者;中外五國聯合的冰川科考;無人區的傳奇探險;因愛情而誕生的青稞面包;登上冠軍獎臺的藏族自行車手;挑戰6200米雪峰的業余登山隊;藏北草原深處的牧民……
“涉藏紀錄片有著天然的難度。”紀錄片總導演張鹿行介紹說,“在多種節目風格樣式比較之后,我們選擇了最質樸,也是難度最大的拍攝方式,原生態的純紀錄跟拍方式。”在西藏跟蹤拍攝的500多天時間里,攝制組經歷了遠遠超出預想的各種困難。挑戰海拔7000米的生理極限,抵達藏北無人區的邊緣,深入一些普通家庭的生活,遭遇暴雪、撞車、肺水腫等種種困難。
????但是,純紀錄的跟拍方式,也為節目積累了最真實的力量。不同故事類型形成的廣度和長時間紀錄達到的深度,刻畫出不同的人生故事。在多線索人物故事的并行發展中,最終交織匯聚成了一個關于這片廣袤大地的大故事。
????在節目多次召開的研討會上,來自高校、藏學界、研究所的各方專家對節目進行了熱議。
????著名作家馬麗華說:“本人是閱讀文稿在先,端坐未動一口氣讀下來的,說明充滿吸引力和新鮮感,概括為一點:超預期。節目是后看的,畫面好極,從技術角度而言是高水準的。百分制的話,從文字到影像,我打90分。”“紀錄片雖僅為五集篇幅,但已使內容盡可能豐富并具深度,關鍵是好看。通覽全篇,順暢從容,好在不刻意。不刻意片面追求個別現象的“獵奇”,而是按照現實生活的本來樣貌,從普遍性中選取典型性,予人以真實感。總體表現風格看似平實的表述,實則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觀看過程仿佛一直置身于親切溫暖的氛圍中,不時感動,時而激動。”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所所長張云說:“節目內容涉及宗教、文化、科技、環境、民生、風俗等方面,區域代表性也很強,農區、牧區,不同民族,老中青幼各色人等,在這種廣泛代表性的基礎上,節目卻展現的有故事性和觀賞性,毫不刻意。”
????中國傳媒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何蘇六教授:“我覺得真的是很不容易,藏族題材的紀錄片,這一次有很多突破,無論是影像拍攝方面,還有題材,真的是挺可喜的。有些影像甚至可以和美國國家地理或者是BBC媲美。我去過西藏,太有感觸了,有的時候頭疼欲裂生不如死的感覺,真的是很不容易拍到這么多故事,所以攝制組這一次真的是一個壯舉。西藏的節目容易拍的獵奇,獵奇容易討巧,拍普通人反而是很困難的,節目組這次反其道而行,從普通人切入,有故事、有人性、有細節也有宏觀的背景,值得祝賀。”
????清華大學影視學院雷建軍教授:“這是近年西藏題材紀錄片的又一力作,作品以紀實的手法、通過跟拍的方式展現了當代語境下西藏社會的生活狀態。作品的珍貴之處在于紀實方法的應用,長時間的跟拍讓觀眾可以感受到人的真實氣息,相比較于近年流行的組織拍攝方法,這種風格更容易讓人接受作品所呈現出的西藏,這也是作品蘊含的力量。”
????國際廣播電臺南亞中心主任駱紅秉說:“紀錄片看到最后,對普通的觀眾來說首先是要抓人,他得能看進去,這個是最重要的效果。我覺得這五部片子真的是直面西藏現在生活的一個好片子,有厚度又很細膩的片子。”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所所長王延中說:“看了片子,確實很震撼,很打動人。片子關注的是今天的西藏,傳統文化、宗教信仰、自然環境、個人奮斗都有很好的表現。最重要的是,片子的表現手法很好,很真實,不刻意,呈現出這些讓人信服的故事。”
《西藏時光》五集紀錄片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五洲傳播中心承制,每集45分鐘。2015年在拉薩開機。節目首播時間:2017年11月27日18:15央視四套中文國際頻道;20:00央視紀錄頻道。之后將在英語頻道、綜合頻道陸續播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