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簽署新法案,允許俄羅斯相關部門將外國媒體列為“外國代理人”。該法案規定這些外媒在發布新聞時必須提及自己的“外國代理人”身份,并披露其資金來源。
美媒將戴“外國代理人”帽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25日報道,作為對美國向俄媒施加前所未有壓力的回應,俄羅斯議會上下兩院已于過去兩周內通過這一法案。
報道稱,這一切源于美國對“通俄門”指控的調查。據稱,俄羅斯為支持特朗普而介入了去年的美國總統選舉。
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指責克里姆林宮向俄媒提供資金,并利用俄媒影響美國選民。現在,華盛頓已要求“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將其在美公司登記為“外國代理人”。
俄羅斯政府一再否認曾干涉他國內政,并將美國的限制措施稱為對言論自由的打壓。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5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針對媒體的有關外國代理人地位的法律修正案。
根據法律文本,獲得外國或境外組織財政支持的媒體將被定為外國代理人。
報道稱,針對媒體的外國代理人地位的法律修正案是對俄羅斯媒體在美國遭到壓制的被迫回應,包括此前“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在美公司被定為外國代理人。
此外據俄新社11月25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簽署了外國代理人媒體法。外國代理人媒體法自其正式發布之日起生效,它對1991年12月27日的媒體法進行修正。如此一來,媒體倘若獲得境外資金,包括來自受外國資助的俄羅斯法人,就“可以被界定為履行外國代理人職能的外國媒體”。
報道稱,這一法律不會影響俄本國媒體的運作,界定媒體是否為外國代理人由司法部負責,那些屬于新法適用范圍的媒體必須就自身情況進行匯報。
報道稱,11月15日,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了有關外國代理人地位的媒體法修正案。22日,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也投票贊成修正案。議長馬特維延科指出,議員們將密切關注法案的具體落實情況。
據報道,此前,俄司法部已向美國之音電臺、自由廣播電臺、“現在時間”電視臺、“高加索現狀”網站、“克里米亞現狀”網站、“西伯利亞現狀”網站、面向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的“伊杰利現狀”網站等媒體發出警告,稱它們可能會被界定為外國代理人。
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賈巴羅夫告訴俄新社記者:“目前法案自美國媒體開始實施。”
國家杜馬信息政策委員會主席萊溫稱,這是對美國政府打壓俄媒體所作的順理成章的對等回應。
俄總統人權委員會主席費多托夫指出,維權者們起草修正案,令俄對于本國媒體在美遭遇打壓而實施的報復從法律角度而言顯得無可挑剔。
俄方或策劃第二波制裁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1月25日報道,俄國家杜馬通過媒體法修正案后,司法部已向9家可能被界定為外國代理人的媒體發函,其中包括美國之音電臺、自由廣播電臺以及它們旗下的若干媒體項目。目前,俄境內共有近900家外國媒體運營。
報道稱,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對此評論說,美國媒體是在探尋真相,“揭露謊言”,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的宣傳者則是在毀滅真相”。
美駐俄大使洪博培對法案的通過表示失望,認為類似舉措“可能會削弱媒體在俄羅斯民眾生活中的呼聲,而后者在民主社會中非常重要”。
然而,俄政府并不認同上述說法。
另據俄羅斯報紙網11月25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外國代理人媒體法,這是莫斯科對美國處理“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和衛星通訊社問題所采取的報復性措施。
報道稱,如今,收受來自境外國家資金的媒體都必須注冊為外國代理人,否則其在俄境內的運營會被中止。根據新規,在外國注冊的法人或是那些傳播各類媒體材料、從境外獲得資金但未注冊的外國機構,都可能被界定為外國代理人。所有外國媒體都符合上述定義。為不被界定為外國代理人,媒體同樣不能收取從境外獲得貴重物資的組織所提供的資金。
報道認為,在修法后,俄方的報復措施可能將會繼續。
俄國家杜馬公民社會、社會和宗教協會發展委員會主席加夫里洛夫指出:“一旦美國的行動變本加厲,就需要籌劃第二波制裁措施,大幅提升對外國媒體以及從境外獲得資金并履行外國代理人職能媒體的問責力度,尤其是那些在我國從事敵對行動和破壞性工作的媒體。”
他認為,俄司法部應當制定“更有分量、更為堅決的措施,杜絕履行外國代理人職能的組織從事敵對活動”。
報道稱,俄聯邦委員會捍衛國家主權、防犯內政干預臨時委員會主席克利莫夫強調,相關措施首先針對的是美國媒體,與此同時,倘若在歐盟境內運營的俄羅斯媒體遭遇壓力,莫斯科也可將一系列歐洲媒體列入外國代理人名單。他澄清說,莫斯科并不愿這份名單越來越長,但若遭遇歐盟打壓,則會采取對等回應。
他指出:“倘若歐洲重蹈美國覆轍,開始對我國媒體施壓,我們將在對等原則、國際法、聯合國憲章框架內行事,捍衛自身主權……如果歐盟國家不喜歡我們的報復性措施,就應當批評華盛頓,而非將矛頭對準我們。”他的言下之意是,俄是因美對兩家俄媒的不友好舉動才實施報復的。
此外,俄聯邦委員會還告訴俄媒,倘若有媒體被界定為外國代理人,但拒絕承認相關身份、不執行相應規定,相關的應對措施也已制定完畢,包括屏蔽電視及廣播信號、封鎖網絡媒體網站等。
美國快餐恐遭池魚之殃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25日報道,一名俄羅斯政客提議將麥當勞和肯德基之類的美國快餐連鎖企業列為外國代理人,此前俄羅斯通過了一項將國際新聞媒體列為外國代理人的法案。
來自莫斯科的26歲議員鮑里斯·切爾內紹夫在接受美媒采訪時稱,美國餐飲企業面向俄羅斯消費者制作的廣告在關于其飲食對消費者的長期健康影響方面是誤導性和不透明的。
切爾內紹夫說:“一些研究表明,美國快餐企業銷售的飲食對身體和健康有負面影響。在廣告里,呈現的則是消費這些飲食的正面形象。”
報道稱,切爾內紹夫針對美國快餐企業的做法并不是新鮮事。批評人士說,麥當勞此前就因美俄兩國間的制裁戰受到攻擊,俄羅斯自2014年起以“違反衛生規定”為由關閉了多家麥當勞餐廳。
另據俄新社11月24日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俄國家杜馬議員提議將麥當勞、肯德基以及其他一些境外快餐連鎖企業列為“外國代理人”。
報道表示,議員切爾內紹夫已就此致函俄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局長波波娃,以及俄聯邦通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督局局長扎羅夫。切爾內紹夫認為,上述快餐店以及它們“咄咄逼人的廣告”是在向俄民眾灌輸有害的飲食習慣和另類價值觀,同時降低對傳統俄式美食的興趣。
他強調:“快餐理念是與健康生活方式的交戰。我們吃的不是自己的食物。”他提到,倘若長期攝入快餐烹飪過程中使用的棕櫚油,則會損傷人體內臟器官,導致肥胖。他呼吁加強對快餐店的檢查,并在其廣告上標注“外國代理人產品”的字樣。
俄新社稱,俄國家杜馬議員、曾擔任過俄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局長兼國家總防疫師的奧尼先科認為,快餐正在破壞俄羅斯的飲食文化。
他指出:“它正在徹底扭曲我們的飲食文化……打破最古老的民族傳統。這種垃圾食品的存在本身,實際上就是一種獨立的、非常不容小覷的威脅。”
在他看來,在這種情況下,修改外國代理人法是可以考慮的,不過也存在其他管控方式。
他總結道:“我們還有其他資源,能夠迫使這些企業提供我們所希望的,而非它們最方便的食物供應。需要從我們是埋單者的角度出發處理問題。可以采取更簡單的做法——不去光顧這些餐館。”
俄新社稱,俄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24日表示,該機構尚未收到建議將在俄經營的外國快餐巨頭列入代理人名單、在其廣告上注明“外國代理人產品”的相關函件。
該局發言人說,他們還沒有接到來自國家杜馬議員切爾內紹夫的信函。
報道稱,今年1月,俄衛生部就提議限制香腸、巧克力和汽水廣告在本國電視臺播放的時間。這是俄政府推出的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戰略的措施之一。(王天僚)
?
?
?
相關鏈接:
宋軼紐約夜景大片曝光 斑斕光影展個性態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