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歸回到老家 開了一家不起眼的奶茶店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來 和烏鎮一起成長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朱銀玲)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址烏鎮后,給烏鎮帶來的創業機遇是不言而喻的。
當大多數人沖著大會帶來的互聯網紅利而去時,這個小鎮的角角落落,還有很多年輕人在踏著東風,為理想事業默默奮斗。
張帆,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穿著時尚,畢業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金融系的90后,4個月前毅然決然回到烏鎮,開了一家并不起眼的奶茶店。
念了頂尖商業學校,回來后開奶茶店!瘋了吧?張帆的父母也是這么認為。不過張帆不以為然,他說,自己有一個很大的夢,要跟著烏鎮一起成長。
小鎮變了,他回來了
4個月前,張帆結束了美國的學習和生活,回到桐鄉。他先去上海呆了一段時間,想要尋找合適的金融公司落腳。沒曾想,一個偶然的機會打破了計劃。他得知,烏鎮西柵景區有一個店鋪在尋找下家。
“我要回烏鎮開家奶茶店,成不成功不知道,但我要試試。”
父母當然不同意, “這是高中生都能干的事。”張帆笑著說,這是他爸的原話。
是啊,為什么要做這個決定?
“對烏鎮太熟悉了,以至于長大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愿意來玩。”在張帆的記憶中,烏鎮就是普通的江南水鄉,出國后,才發現烏鎮遠比他想象中特別。
“幾乎每個老外同學都知道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后就更加了。甚至有同學知道我來自烏鎮后,試圖讓我帶他們來聽大會。”聽到這些,張帆是打心底里覺得驕傲。從那以后,他也開始去了解新的烏鎮。
他為烏鎮定制了一款旅行杯
無論是裝修還是出品,張帆的奶茶店都不算突出。但是沒關系,他有“點子”。
“飲品很難做出特色,那我就在杯子上動腦筋。”
他定制了幾款卡通杯,hello kitty,哆啦A夢等,一個杯子+飲品,賣35元,最差的時候一天能賣20多只,多的時候一百多只。加上其他飲品的銷售,生意好的時候,小店一天的營業額可以達到一萬多元。
周末的時候,張帆就在店里當服務員,他很享受這種狀態。“賺多少錢無所謂,外地朋友來可以招待他們。現在烏鎮老外游客很多,跟他們聊天也很有意思。”
當然了,張帆的目標可不只是聊天。他要了解行情,做出專屬于烏鎮的旅游商品。比如,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他就要推出一款烏鎮定制杯。
這是四款透明的杯子,用烏鎮的風景做成微景觀模具,再將其嵌在杯底,小橋流水灰磚青瓦,小小的杯子里藏著一個煙雨江南。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回烏鎮和它一起成長
嘴上不說,內心里,張帆是真想為烏鎮做點事。
他說,自從互聯網大會后,烏鎮的景色越來越好,也帶來了很多改變,“比如很多汽車、互聯網企業的發布會都會放在烏鎮。這就是對烏鎮的認可。”
“沒有互聯網大會,路不會這么快修,工廠也不會這么快轉型。”張帆說,在這里的老百姓嗎,可幸福了。
因為小鎮的改變,越來越多優秀的人回來,到家鄉做一些好的東西。“比如過去,餐飲就是土菜,現在開始注重裝修、烏鎮文化,民宿原來就是家里隨便弄弄,現在又有格調又注重服務,大隱隱于市。”
他的身邊就有不少回烏鎮創業的年輕人,有在濮院做毛紗原料供應的;有來自香港,在桐鄉做服裝零配件的。“基本認識的朋友都會回國。”
的確,峰會賦予了烏鎮更多的互聯網基因,而此后的互聯網小鎮建設則成了這些年輕人事業的“加速器”,就像給電腦加插了內存條。
如今的烏鎮,創業者云集,在茶社、咖啡館、大伙兒忙里偷閑,談理想、聊未來。與產業集聚相比,互聯網大會帶來的思想變革或許更為寶貴。當這種包容、開放、以人為本、互聯互通的互聯網思維在烏鎮生根發芽,迸發出的創造力有無限可能。
?
相關鏈接:
烏鎮粉墻黛瓦待盛會 1240名“小梧桐”就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