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17未來教育大會28-29日在北京舉行,未來高科技如何改變教育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
資料圖:學生在教室上語文課。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表示,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技術給人類發展帶來的機遇一定大于挑戰。
李偉表示,目前中國擁有51.2萬所學校、1578萬名教師、2.65億在校學生,各級各類教育的規模均居世界首位。面對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全面進入人類生活,需要深化面向未來的教育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強對高科技人才的培養,為未來的科技應用培育更充足的人才隊伍,促進人類更好地應用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培養具備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更加重視個性、創造性的教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創新。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在更大程度上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也將為教育界與產業界更加廣泛的跨界合作提供發展空間。中國將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與學、教育管理、教育服務過程中的融合應用,利用智能技術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支撐教學方法的改革,支撐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杜占元介紹,目前,中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從25%上升到90%,多媒體教室的比例從不到40%增加到83%。老師和學生網絡學習空間數量從60萬個激增到6300多萬個。中國將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和教育制度變革的內生要素,推動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國正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的新模式,努力打造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努力實現更加開放、更加人本、更加可持續的教育。(完)
?
?
相關鏈接:
海口7名男子在公園比賽彈弓 警方抓獲后教育放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