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口市環衛局透露,截至目前,海口市公廁總數為442座,符合國家住建部《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公廁數量、密度的有關規定。
改善城市公廁,海口究竟有哪些舉措呢?據海口市環衛局副調研員劉波介紹,海口市在“雙創”期間,為解決公廁數量不足和布局不合理問題,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一是加大投入,結合街邊綠地、小游園選址新建80座獨立固定公廁,同時升級改造36座舊公廁使其達到二類以上標準;二是在用地難以落實的人流密集路段選址安裝移動環保公廁51座,解決行人如廁難;三是將符合條件的賓館、酒店、加油站等社會廁所納入公廁管理體系,采用統一的標志標識,向公眾免費開放,環衛部門對其進行行業監督指導。
劉波說,海口新建公廁按照國家二類公廁建設標準在功能布局、人性化設計、專業設備、專業化保潔等方面都大大提升了公廁的服務品質。為提升公廁的使用舒適性,全市442座公廁還統一安裝了電風扇、樟腦丸、增香機等,有效改善公廁使用環境。
2016年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光大杯系列“最美公廁”評選活動中,海口市龍華區金牛路三位一體公廁獲得“最美公廁”綜合獎、瓊山區天方公廁獲得“最美公廁”科技獎、瓊山區椰博路公廁獲得創意獎。
“海口的公共廁所干干凈凈,一點兒異味兒都沒有,漂亮又方便。”在海口生活多年的黃先生說,如今,有社區公廁、景區公廁、移動公廁,這些公廁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便利,也提升了海口的城市形象。
在海口著名景點萬綠園的西門停車場內,有一棟天藍色建筑非常顯眼,這是海口的首間“第5空間”公廁,記者在現場看見,來來往往不斷有人來此如廁。這里除男廁、女廁和殘障人士衛生間外,還專門設置休息室,游客可在此吹空調、看電視、蹭WiFi。公廁內安裝了先進的通風處理設備,有效降低了廁所異味,還采用先進的生態處理技術、生物技術來實現糞尿資源化利用,既實現了節水、節能、污水零排放,又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
圖為海口市金牛路上的一座“三位一體”式公廁,集公廁、垃圾轉運站、群眾工作站于一身。駱云飛 攝海口市部分新建公廁還設有第三衛生間的人性化設計。記者走訪海口南海大道金盤實驗學校公交站附近的公廁,發現該公廁不僅功能齊全,而且還可拆卸移動實現資源重復利用。該公廁里面另設有第三空間、管理間、工具間等多個功能區。第三空間內設有方便老人、殘疾人的扶手,有嬰兒護理臺和嬰兒安全座椅,還設有兩種型號的馬桶,加裝了緊急報警裝置,能夠很好地滿足需要照顧的兒童、老人的如廁需求。
公廁干不干凈?這需要靠后期的管理來實現。海口對各區環衛PPP企業負責的公廁管理等環衛作業質量進行考評打分,形成考評報告,與支付服務費掛鉤,倒逼環衛PPP項目企業不斷提高精細化作業水平。海口市、區環衛部門加強對公廁文明服務的監督檢查及考核評比,并專門成立由122名人員組成檢查組,局領導擔任組長,每天巡查檢查。
公廁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衛生設施。海口市環衛局副局長鐘振川介紹,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該市將繼續加大公廁的建設與管理力度,更大程度提升公廁社會服務功能。(完)
?
?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把“廁所革命”一抓到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