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石頭村”蝶變“花梨村” “互聯網+”攪熱美社村鄉村游
▲文明生態村創建讓美社村發生巨大變化。 黃一冰攝
海口網11月30日消息(記者 謝大強)26日,兩輛大巴車駛進秀英區石山鎮美社村,一百多名隨團客人來到這個火山古村落參觀,并在開心農場吃農家菜……隨著石山建設互聯網農業小鎮步伐的加快,昔日的“石頭村”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現蝶變成海口火熱的鄉村休閑旅游村莊。
風景優美文化氣息濃郁
走進美社村,整潔的水泥路連接各個農家庭院,村中大部分房屋仍是傳統的火山特色民居,火山院墻內栽種著名貴的海南黃花梨,村旁簇擁著20多個荔枝、黃皮、番石榴、楊桃等熱帶果園。村莊后方是滿眼綠意的美社嶺,如一道綠色屏障將村莊擁抱在詩意的畫中。
美社村不僅景美,村中還有不少歷史古跡。村中最高的建筑當數18.6米6層樓高的“福興樓”,據老人講述,福興樓建于清末民初,當時為防盜匪,村民集資修建起了這座碉堡風格的建筑。在抗戰年代,福興樓曾經作為村民抗擊日軍的堅強堡壘。福興樓西北角被日寇炸掉的一個窟窿及彈痕至今依然清晰可見。
美社村在古樸中不僅散發著厚重的歷史氣息,至今還延續著民風淳樸的傳統。在福興樓的右側,有一個“暖心廬舍”。安放著“禮讓休風”和“光分鰲極”兩塊石匾。村中老人講,兩塊石匾分別是海南著名學者、教育家和出版家王國憲、曾對顏先后為該村題贈。
文明創建換來村莊蝶變
美社村村民小組長王永仕介紹,該村是羊山地區典型的“石頭村”,創建文明生態村之前,如許多村莊一樣村容村貌臟亂差。2004年開始,村民響應政府號召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從整治環境衛生和完善基礎設施入手,通過拆除影響道路通暢的舊圍墻、舊房屋,搬遷豬圈牛棚,擴建和硬化主村道,修建宣傳文化室等舉措,讓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2008年,全村掀起第二次文明生態村創建的熱潮,著重在提升文明程度上下功夫,新建休閑點1個,擴建會議室3間,美化、綠化、亮化全村大街小巷,改造粉刷全村約108戶房屋。把有“綠色黃金”之稱的花梨木作為發展庭院經濟重點,全村在各家各戶房前屋后,均種植了花梨樹木,既綠化了村莊,又提高了村民家庭經濟效益。現在,美社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梨村”。
創建文明生態村過程中,美社村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村民自發成立了八音隊和婦女秧歌隊,每天晚飯后婦女跳廣場舞健身,男村民就打排球、籃球鍛煉身體,豐富業余生活,一個環境優美、村風文明的新美社村呈現在世人面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