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民方便 被央視點贊
海口“廁所革命”扮靚城市環境
近日,來自上海的游客林女士在海口西海岸西秀海灘游玩時,突然被這里一座漂亮公廁深深吸引。該公廁外墻“長滿”綠色仿真藤蔓植物,與周邊的椰林綠樹交相輝映,公廁內環境干凈清爽,這不禁讓林女士感嘆:“這公廁外表和‘里子’一樣漂亮,我都有些認不出來了,真不錯!”
游客林女士所點贊的這一公廁只是海口眾多“高顏值”公廁中的一座。為了進一步落實全域旅游理念,推動海口市“雙創”步伐,在海口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海口環衛部門按照“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管理規范、衛生清潔”的公廁服務體系啟動了“廁所革命”,將城市公廁改造建設向著旅游廁所建設的標準看齊,將全市作為一個景區建設,提升全市的公廁質量,增加全市公廁密度。
金牛路上的“三位一體”公廁。記者胡誠勇 攝
目前,海口市公廁已達442座,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景區、汽車站、火車站等等,所有的公廁都進行了升級改造,在方便廣大市民游客的同時,也讓公廁成為海口全域旅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得了廣泛贊譽,并被央視《朝聞天下》點贊。
南國都市報記者胡誠勇 實習生崔陽/文 汪承賢/圖
1
全市442座公廁已超國家規定標準
公廁里還有嬰兒護理臺
11月29日中午,農民工老李在騎車路過秀英向榮路時突然想解手,這要放在幾年前,他可能得到處找廁所,但現在不一樣了,這向榮路路邊就安有一座環保公廁,他只需臨時停車在路邊就可以解決三急問題。
記者從海口市環衛局獲悉,按照國家住建部相關規定,公共廁所設施密度為3-5座/平方公里,海口市建成區面積共140.59平方公里,應建公廁不少于422座。按照市“雙創”指揮部要求,海口市采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新建固定公共廁所80座、安裝移動環保公廁51座、改造公共廁所36座。從選址到建設,一律按照“雙創”標準嚴格實施,努力克服了“選址難、定點難”等困難,積極協調各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采取倒排工期、晝夜施工等措施加快建設進度。
同時,在保證公廁實用性的同時提升景觀效果和服務功能,著力做到“一廁一景”。市、區環衛局和市住建部門聯合成立了督查工作組,進駐各個施工點,督促施工單位抓緊施工進度,保證文明安全施工,協調水務、電力等部門開設綠色通道、特事特辦,確保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目前,海口市公廁總數量已達442座,其中環衛管理公廁273座、社會管理公廁169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且基本做到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導向醒目、標志規范、清潔衛生,全面滿足社會服務需求。
為了有效解決主要商業街區、人口密集街區、游客到訪區等區域對公廁的需求,海口市注重統籌兼顧,有效整合社會公廁資源,城市主次干道大部分酒店、賓館、加油站、肯德基餐廳等24小時營業單位均承諾廁所對外開放,解決海口市商業鬧市區公廁不足的問題。
南海大道的新公廁設施全自動化
濱海大道新公廁驚艷亮相
2
新公廁功能齊全還有“第三空間”
在龍華區金牛路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公共廁所,兩層樓房式建筑,外表整潔亮麗,與人們印象中的公廁相差甚大。據了解,這是龍馬環衛2016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三位一體”式公廁,集公廁、垃圾轉運站、群眾工作站于一身,成為海口“雙創”工作中的一大亮點。
據了解,金牛路“三位一體”共兩層,公廁設計除了結合周邊建筑和景觀,注重造型風格和色彩統一外,公共衛生間有大量人性化服務理念融入設計中。內部合理分配男女蹲位、小便斗,滿足如廁需求;公廁內增設了殘疾人坐便馬桶完善了公廁的服務功能;同時設置了“第三空間”,里面有嬰兒護理臺、兒童洗手臺、兒童坐便、提供換尿布空間以及環衛工人休息間和殘疾人專用間,切實做到踐行人性化服務宗旨和工作理念。
該“三位一體”公廁已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評選為光大杯“最美公廁”綜合獎。
據海口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市新建公廁一律按照國家二類公廁建設標準在功能布局、人性化設計、專業設備、專業化保潔等方面都大大提升了公廁的服務品質。比如萬綠園公廁內安裝了先進的通風處理設備,有效降低了廁所異味,還采用先進的生態處理技術、生物技術來實現糞尿資源化利用,既實現了節水、節能、污水零排放,又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部分新建公廁還設有第三衛生間的人性化設計,配置兒童座椅、烘干機等。為提升公廁的使用舒適性,全市442座公廁還統一安裝了電風扇、樟腦丸、增香機等。同時還增設了管理間和工作間,為保潔人員以及周邊的環衛工人提供休息的場所。
3
建好還要管好每座都有“管家”
在海口市新埠島新世界花園度假村附近一座公廁,每個來這里用過廁所的市民都不由得夸贊:“這個公廁干凈整潔,真棒!”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公廁的“管家”保潔員王亞平。
2016年7月,王亞平成為了新世界花園公廁的保潔員。因為公廁所在區域的人流集中,清掃工作自然繁重。王亞平琢磨出了“跟蹤式”保潔法,即只要有人“方便”完,她就會立刻去檢查一下便器,如果有糞便殘留,便會立刻進行清洗;如果沒有,也會用拖把擦上一遍,以保持地面干凈整潔。而洗手臺,也會不時地巡視,一旦有水立刻擦干凈。
其實,像王亞平這樣用心守護公廁的,海口環衛系統有近千人。據海口市環衛局副調研員劉波介紹,海口市對公廁管理十分嚴格,細化了公廁管理規定,使公廁管理全面達到“六無、四凈、三通”管理,即:無污泥、無積水、無蚊蠅、無惡臭、無尿堿、無糞便溢滿;地面、蹲位、檔墻、便器周圍干凈利落;水通、電通、排污管道通的管理標準。每座公廁都有專人負責保潔,對公廁管理崗位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市、區環衛部門加強對公廁文明服務的監督檢查及考核評比,并專門成立由122名人員組成檢查組。秀英區有54座歸屬玉禾田公司負責的公廁,公司為了管理好,投入的人力達138人。
“海口的公廁更多更漂亮了,而且管理十分到位,廁所連一點異味都沒有!”候鳥老人黃阿姨說,現在在海口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社區公廁、景區公廁、移動公廁,這些公廁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便利,也提升了海口的城市形象。
?
相關鏈接:
重慶:推動“廁所革命” 未來三年將建3000余座廁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