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30日電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李鯤
貨物在工廠即可報關、三天內直接集港、全套智能卡口管理系統助力通關……從今往后,企業通過天津海關下屬東疆保稅港區辦理進出口業務,將享受更為省錢省時的服務。
經過前期多方調研協調,11月30日,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正式啟動通關流程和物流流程綜合優化作業改革,即“雙優化”改革。在港區美洲路卡口和太平洋碼頭,記者看到,裝有貨物的出口集裝箱車輛緩慢經過卡口,車牌號、集裝箱號識別系統自動識別上傳信息,短短幾十秒內,貨車不停車、卡口無干預。
太平洋碼頭的液晶屏幕上,則清晰顯示出貨物是否被海關布控查驗。貨車司機從現場智能設備中取得一張入場信息小票,上面標注了“船名航次”“箱號”“位置”“業務去向”“處理結果”等信息。駛離前,司機稱贊流程“確實方便”。
天津海關關長孫志杰告訴記者,“雙優化”改革的初心,就是降低企業成本,包括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物流最怕的就是來回倒騰,經過我們這項改革,需要查的,順勢就查了,不需要查的,根本不干擾企業的物流,這就降低了企業交易的制度性成本。”
天津振華報關行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飛說,“雙優化”改革前,出口貨物要先去堆場落箱、發送運抵報告之后才能申報,改革后,貨物不需要到堆場落箱,在工廠時就可以向海關申報,三天內集港,一個出口集裝箱比原來能省四五百塊錢成本,節省半天到一天的時間。
出口效率要提高,進口流程也要提質增效。據了解,東疆保稅港區的進口貨物中,85%為口岸貨物,15%為保稅貨物。作為配合舉措,港區建設了進出口貨物專用集疏港通道,同時以信息化手段完成不同屬性貨物電子放行信息的分離,保證口岸貨物和保稅貨物在海關監管下“各行其道”,解決關卡原先的擁堵難題。
天津海關副關長張春中告訴記者,通過“雙優化”改革,不僅可以壓縮通關時間、降低企業成本,對于海關本身而言,也能提高辦事效率,還能減少廉政風險,可謂一舉多得。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孫志杰告訴記者,下一步,天津海關將總結東疆保稅港區“雙優化”改革的經驗,向其他港區復制,并積極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保障國際郵輪配送、國際中轉集拼等新興貿易業態的發展。
?
?
相關鏈接:
再下一城 銀隆純電動客車入主天津靜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