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區位和生態優勢打造美麗鄉村,營造美好生活
白沙芭蕉村:依山傍水不負“最美”名
俯瞰依山傍水的白沙黎族自治縣芭蕉村。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記者劉笑非
“這周末的房間還有嗎?我想訂一間雙標,周末帶家人來度假。”30日中午,在昌江黎族自治縣工作的林宏達趁著午休時間,來到白沙黎族自治縣邦溪鎮芭蕉村的芭蕉客棧訂房。去芭蕉村體驗農家閑趣,林宏達計劃了許久。
距離邦溪鎮區不遠的芭蕉村,離昌江縣城只有10分鐘車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加之背靠芭蕉嶺、面朝芭蕉水庫的山水風光,讓芭蕉村成為了不少人周末休閑的理想去處。如此優美的自然環境,也吸引了不少“候鳥”老人前來休閑散心。
行也安然、坐也自在的芭蕉村在幾年前還是個外人不想來、產業發展不起來的窮村。
“要是沒有當年的打造,哪有芭蕉村如今的美名。”曾在芭蕉村任村民小組長的南班村黨支部書記高勇介紹,2012年,白沙將芭蕉村納入“美麗鄉村”打造計劃之列,采取農戶出一點、政府出一點、銀行貸一點、集體補一點、企業投一點的方式,共整合資金3000余萬元,對芭蕉村進行了整村大改造。
經過一番打造,芭蕉村變美了,還入選農業部“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的特色民俗村。
“有這么好的自然資源,村子美還不夠,還要生活美!”高勇說,依托芭蕉村的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村民們在邦溪鎮的牽頭下成立了芭蕉村休閑觀光農業合作社,抱團發展旅游,此外芭蕉村還整合資金1460萬元啟動了休閑農莊建設,打造集民宿、餐飲、自駕、度假等為一體的綜合農業休閑樂園。
“早就聽朋友說芭蕉村美,今天來‘偵查’后發現名不虛傳。”林宏達說。
對芭蕉村的村民們來說,村子變美了,原先所從事的橡膠、甘蔗等產業已跟不上美麗鄉村的發展步伐。“都說靠山吃山,這山里的農產品可是緊俏得很呢!”芭蕉村村民高富春說,他和妻子在村里做起的農村淘寶服務站,已把村里人收集來的野生蜂蜜、淮山等山貨賣到島外去了。不僅是野生山貨,芭蕉村村民種植的“得稻高升”香米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點贊。
芭蕉村不少村民會釀酒,村民高亞林用古法釀造的米酒甘甜可口,他的酒不僅在村里有名,就連住在邦溪鎮的“候鳥”老人也慕名而來。
林宏達帶著期待,驅車趕回昌江。而更多人對芭蕉村抱有更大的期待,因為連通白沙的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借助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芭蕉村將繼續拓展自己的旅游版圖,而芭蕉山水敞開的懷抱,為所有人都備好了酒。(海南日報牙叉11月30日電)
?
相關鏈接:
新疆兵團白沙湖初冬美景 靜謐迷人似水墨畫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