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河保護區18年首次發現林麝 后河保護區 供圖
中新網宜昌12月1日電 (董曉斌朱曉琴)湖北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月30日對外發布消息,該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開展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時,18年來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后河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向明喜表示,不久前,后河保護區科研所工作人員與華中師范大學科研人員在保護區開展了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當調查至保護區核心區紙廠河和鄧家臺時,首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到了林麝。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林麝照片 后河保護區 供圖
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也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素有“軟黃金”之稱。由于森林破壞、人為撲殺等原因,林麝的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吳華介紹,林麝是一種膽小懦怯、性情孤獨的動物,白天休息,早晨和黃昏才出來活動,以樹葉、雜草、苔蘚、嫩芽、地衣及各種野果為食。林麝的視覺和聽覺靈敏,遇到特殊聲音會迅速逃離或隱藏于巖石中。
據了解,于1999年4月出版的《湖北后河保護區科學考察集》中有對林麝的記載,但此后18年,便再未拍攝到林麝的任何影像資料。此次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為18年來的首次,將對后河保護區保護、研究林麝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向明喜表示,后河保護區將會不斷收集整理相關的工作成果,并把這些區域作為今后監測工作的重點,不斷加強對瀕危物種的數量、分布及生活環境的監測工作,為全面掌握區域內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完)
?
?
相關鏈接:
貴州石阡:生態好了珍稀動物“不請自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