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多名干部主動交代問題,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滿意度排名廣西第一;去年7萬多人脫貧、113個貧困村“摘帽”……自去年7月以來,在廣西脫貧攻堅重要“戰場”桂林市,紀檢監察機關持續開展扶貧領域執紀監督專項行動,不僅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更有力推動營造了基層政治新生態。
扶貧領域執紀監督無盲區
去年,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同祝村多位村民向紀檢部門舉報,在危房改造過程中每戶被村委會干部索取2000元。臨桂區紀委深入核查發現情況屬實,且當地村委會干部還存在截留生態公益林資金的問題。
辦案人員透露,紀檢監察部門以此為線索,對會仙鎮16個村委的危房改造和生態公益林項目深入核查,發現所有村委會干部都不同程度存在截留生態公益林資金情況,有的村截留資金多達18萬元。
這起案件共查處干部15人,追繳違紀款110萬元。
這是桂林市開展扶貧領域執紀監督專項工作的一個縮影。桂林市是廣西脫貧攻堅重要“戰場”之一,有3個貧困縣499個貧困村28萬貧困人口。
去年7月以來,桂林市開展扶貧領域執紀監督專項行動,一系列違法亂紀行為被查處,當地立案數、給予黨政紀處分數、退還群眾金額等多項工作都位居廣西前列。
“群眾利益無小事,扶貧領域執紀監督無盲區。什么問題群眾反映最強烈,我們就著力去查處這些問題?!惫鹆质形N⑹屑o委書記呂洪安說。今年1至10月,桂林接受信訪舉報量下降36%,這是5年來首次下降,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
四大舉措為桂林脫貧攻堅“護航”
記者采訪了解到,桂林市不少基層群眾反映,干部作風更實了、扶貧資金使用更規范了。去年,桂林實現減貧7萬多人,113個貧困村脫貧“摘帽”,脫貧攻堅步伐明顯加快。
“首先,我們進村入戶開展‘地毯式’排查,”桂林市紀委副書記王列強說,桂林對扶貧領域每個項目、每筆資金進行系統梳理,建立臺賬,共形成18大類198項清單,涉及民生資金133.92億元,通過逐項清查,共歸還、糾正和追繳金額2.32億元。
其次,瞄準關鍵崗位和重點領域,開展針對性整治。王列強說,紀檢人員針對財政系統進行執紀時,發現全州縣6個鄉鎮財政所虛報、克扣、侵占涉農補貼資金,最終黨政紀處分26人(次),涉案金額216.69萬元,起到了較大震懾作用。
“以外,我們還建立巡察制度,將巡察監督延伸至基層,確保能找準‘關鍵穴位’持續監督?!惫鹆质屑o委副書記韋秋燕介紹,全市共組織三輪巡察,覆蓋11個縣2個城區,29個市直單位,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553條,轉立案280起。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堤鄉部分干部套取危改資金、多個縣區發改局長利用民生工程項目進行利益輸送等案件都是通過巡察發現的。
桂林市還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開展35次巡查調研,參加代表、委員達500多人,梳理移送問題線索48個。這一舉措調動了最廣泛力量,營造了監督的整體氛圍。
1100多名干部主動交代問題
“一系列舉措斬斷伸向扶貧資金的黑手,形成了有效震懾,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序進行,”呂洪安說。去年7月以來桂林市共召開現場退賠會130余次,退還群眾285萬元,退賠群眾4.6萬人。
更重要的是,當地以扶貧領域執紀監督專項行動作為抓手,有效推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桂林市紀檢監察機關統計,一年多來當地共有1100多名干部主動向紀委交代問題,上繳違紀款1689萬元。
“大量黨員干部主動交代問題,說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迸R桂區紀委書記鄭遠軍說。
查處腐敗不是目的,更關鍵在于“亡羊補牢”。桂林市針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督促各職能部門查找監管薄弱環節,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堵塞漏洞。截至目前,農業、水利、林業、住建等系統已制定和完善1600多項制度。
全州縣建立了民生資金電子動態監管平臺,推行“村干部親屬報備”制度;恭城縣建立了“惠農扶貧大數據信息中心”,確保各項惠農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
?
相關鏈接:
??趯⑿略?條公交線路 解決桂林洋大學城乘公交難?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