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幾天前,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語教學專業研三的學生林吉,收到了一封標注來自“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的招聘回復郵件。除了通知她“材料已通過初步審核”,這封郵件還附帶了一個供微信支付的二維碼,請她提前支付100元的“考務組織費”。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求職季又逢花式招聘騙局:“李鬼單位”引學生中招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2-04 08:30

      

      資料圖:大學生參加招聘會求職。周亮攝??

      求職季又逢“花式”招聘騙局

      幾天前,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語教學專業研三的學生林吉,收到了一封標注來自“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的招聘回復郵件。除了通知她“材料已通過初步審核”,這封郵件還附帶了一個供微信支付的二維碼,請她提前支付100元的“考務組織費”。

      “付費”引起了林吉的懷疑。她隨即聯系與自己一同報名的同學,才得知對方已經向其支付了100元,然而卻再沒收到任何后續消息。

      意識到被騙后,林吉上網搜索才發現,關于該“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招聘行騙的討論已有很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還有人將同一個支付寶賬號,分別“化身”到其他兩個學校的“招聘回復”中騙取錢財。

      幾乎是同一時間,一些因報名招聘培訓而陷入貸款的學生也在艱難維權。這些學生不僅工作沒能落實,還背上了高額的債務。有網友就此總結出一份多達92家的“騙子公司”名單:這些公司打著招聘名號,以培訓結束保證工作的承諾“忽悠”學生加入貸款培訓。截至發稿,記者發現其中多數公司仍在繼續推行上述業務。

      輕則泄露個人信息,重則損失一筆錢財,這些學生的憤怒在持續。但恰逢秋季招聘的節骨眼兒上,她們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趕快找到工作”,對于后續維權更多的感覺是有心無力。

      冒用正規單位名稱、鉆第三方平臺的空子、動輒發起高額貸款,甚至前不久備受關注的李文星突然被帶進了傳銷組織,隨著一年一度的招聘季到來,找工作又現“花式騙局”。

      面對層出不窮的“套路”,畢業生們該如何防范?

      “李鬼單位”引學生“中招” 回復郵件里藏著收費“貓兒膩”

      半個月前,北京某高校應屆畢業生何越開始不斷投遞簡歷。一直想當美術老師的他,投遞目標非常明確——聚焦中小學校。

      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官方的信息平臺,同時也關注了一些招聘信息匯總的平臺。不久,何越在教師招聘信息網看到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的招聘信息。

      根據招聘信息,2018年該校將招收包括教學崗位及非教學崗位的員工一共17人,請應聘者將簡歷發送到相關的郵箱。何越沒多想就投了簡歷。

      11月8日22時,“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給他發來了招聘回復。

      郵件除說明了崗位的復試時間和考試內容之外,還要求應聘者提前繳納100元的“考務組織費”。為方便繳費,郵件中向應聘者提供了“微信面對面紅包”交費的流程說明,并稱交費一周后會發放電子版準考證。

      按照常理,學校一般不會在晚上向應聘者發郵件,多數單位也會先打電話向應聘者確認。并且,該郵件域名為“1970zhaopin”,這讓何越覺得“并不正規”,“自己可能被騙了。”

      何越在網上查詢后發現,與自己經歷相似的人不在少數。在一條教師招考網站的評論中,還有“中招”的學生留言,已經被騙走了200元。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致電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校方表示,學校自11月6日開始不斷收到學生對招聘交費事宜的咨詢電話。他們稱,該招聘信息里學校的署名屬于“冒替”,聯絡郵箱也并不歸屬校方。學校至今尚未發布任何教師招聘的信息,今年的招聘計劃在十二月底正式發布。

      事實上,這并不是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此前已向屬地派出所報過案,也曾在北京市東城區教委進行過備案。但截至目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未查詢到校方對此事進行過官方的辟謠,應聘者目前只能自行通過電話向校方確認信息的真假。

      無獨有偶,類似的“教師崗位招聘并收取考務組織費”也發生在北京市延慶區第一中學和吉林省長春市第八中學上。長春八中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回應,學校并未在網站上發布過教師招聘的信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調查發現,多名應聘者收到的郵件回復信息顯示,所謂的延慶一中和長春八中要求應聘者匯款的支付寶賬號是同一個,為baoming666@yeah.net。進一步搜索目前已知的幾個支付寶賬號,記者發現,已經均不能找到對應的賬戶。

      雖然多數網站已將上述虛假的招聘信息刪除,但記者仍在不少網站查到了這則消息。何越此前被騙的教師招聘信息網就是其中一個。

      該網告訴記者,他們發布的公辦學校招聘信息有收集而來的,也有對方注冊賬戶后長期合作發布的。而所謂的公辦學校注冊后發布的簡章都免費,注冊者只需將招聘內容發給他們,隨后就可幫忙發上去。

      記者嘗試編輯了一條“2017年北京市某中學招聘教師簡章(14名)”的消息,16分鐘后,該信息被成功發布在該網站上。

      “包找工作”的培訓要先貸款 夾在“餡兒餅”里的陷阱

      直到如今,西安某民辦學校的畢業生張旭仍在堅持維權。

      去年,他聽了一場所謂“校企合作”公司的宣講會。這家定位為信息科技類公司,實質上主打Web前端開發、軟件編程、UI設計等課程培訓。在宣講會上,相關老師講述了軟件編程的重要性及其“光明前景”:學生只要參加該機構的培訓課程,就能在四個月內掌握軟件編程的全部內容。

      徹底“戳中”張旭的是對方的承諾:他們保證,學生培訓畢業后會被推薦到大公司工作,底薪為4000元。課程結束6個月內找不到工作,還能退還學費。

      學費一共一萬多,不過沒關系,這家公司隨即向他推薦了貸款平臺,告訴他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慢慢支付。

      然而,張旭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課程結束后,這家機構僅僅幫他向十幾家單位發送了就職簡歷。他進入面試階段后才知道,這些單位普遍只接納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應聘者,也并不認可他的培訓成果。

      和張旭在同一機構學習的一位女生介紹,從去年11月開始培訓以來,因為頻繁更換老師,4個月的課程還延期了2個月。老師看上去也“不那么有經驗”,其中一個階段的課程是由負責課堂管理的助教講,而這名助教就是上一學年培訓班的學員。這門課程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上課,除去春節放假,一直上到了今年4月中旬才結束。為了保證每日出勤,她們還錯過了校園招聘的黃金時間。

      不僅如此,她還表示,課程的后期考核也不嚴格,甚至連承諾的畢業證書也沒有向每個學員發放。該公司曾建立同期學員班微信群,老師僅在其中發布過幾條招聘信息和推薦單位,課程結束后半個月不到,該群就被解散,這些應聘者也只能通過電話或者微信自己聯系老師。

      最后的工作還是張旭自己聯系的,在培訓畢業3個月后,他終于找到了一份“不那么對口”的網絡推廣工作。事后,他發現一起參與培訓的同學也都沒有找到與課程相關的工作。

      他打電話質問機構老師,老師卻稱自己很忙,并在張旭再次致電后將他拉黑。

      在張旭的印象里,機構曾向他承諾會提供終身推薦就業的服務,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致電該機構,對方也表示,可推薦學員直接進入一些公司的面試環節,終身向學員提供就業推薦機會。

      而實際的情況讓人哭笑不得。據另一名在該機構培訓過的同學反映,這里的老師總共幫他推薦過3次面試。第一次,老師囑咐他,和應聘單位的人事經理介紹自己是培訓推薦,然而公司的人事經理表示根本不認識該培訓機構相關老師,也沒約好面試,連該崗位的面試都不存在。

      其他兩次面試,機構的老師又告訴學生,說自己是在網上看到的應聘崗位,別透露曾在機構培訓過。培訓機構甚至幫助學生在簡歷里造假,經由他們打造后的簡歷里赫然多了一行字:某同學曾在某公司上過班,有多久的工作經驗。

      一些類似的招聘培訓“套路”仍在繼續。記者發現,有網友總結出了一份長達92家的“騙子公司”的名單:這些公司打著招聘名號,以培訓結束保證工作的承諾“忽悠”學生加入貸款培訓。但截至發稿,其中多數公司仍在繼續推行上述業務。

      騙局花樣翻新 學生須走正規渠道勿心急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該校的招聘信息只會發布在學校的官網上。

      長春八中也回應稱,如果有招聘需要,學校首先會把招聘名額交給當地的教育局報批,教育局會進一步發布招聘信息。之后,再由教育局或省級相關單位統一安排考試,面試則由學校負責。并且,招聘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收取費用。

      曾在華中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工作多年的朱若霞總結,這些年來,她接觸到的招聘騙局主要有兩種:一是將用人單位發布的正式招聘信息中的聯系方式替換后散發,向學生索要服裝費、報名費、培訓費等費用,嚴重的甚至謊稱需要面試或實習,將學生騙到外地傳銷窩點;二是在校園內四處散發招聘廣告,對學生面試并一律錄取,但要求預先交納服裝費、培訓費、報名費等。

      “總之,萬變不離最終讓學生交費。”她說。

      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建鵬表示,招聘信息真假難辨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渠道上。一些即將邁入社會的學生識別能力不夠強,容易被非正規的網站“打亂陣腳”,他建議學生可以盯住學校網站和企業的官網。

      在他的印象里,進入學校招聘的企業幾乎都要經過比較嚴格的審核流程。通過審核企業的資格證書看是否具有資質,檢查招聘信息辨別是否正規,他們也會結合往屆畢業生的反饋,對有問題的企業進行調整和刪除。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學工辦的主任李雪,也曾在學校的就業部門工作過多年,她還曾因此“端”掉過一個傳銷窩點。她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按照經驗,她們也會對進入學校進行招聘的企業多方核實:公司的法人信息、營業執照,以及所有相關的材料都要提供給學校。

      朱若霞表示,上述不合規范的企業利用了學生急于解決工作的心理。“識別招聘騙局的關鍵是冷靜思考、理智權衡。”

      她建議學生,找工作以學校官方渠道、權威招聘網站及公司官網發布的信息為主。對于網上的招聘信息,尤其是門檻極低、高薪承諾的招聘信息,不上當,不轉發,不傳播。

      同時,找工作過程中也要和同學及學校保持聯絡。發現有不經篩選簡歷就一律通知面試,或所有面試者一律錄取的公司,要及時向學校就業部門反映。如有公司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費,或要求扣押證件等,一定要堅決拒絕并向學校就業部門反映。

      王建鵬進一步提出,網絡時代的信息呈現出“海量”的狀態,看到消息學生更應該把核實的工作做在前面。“先查查企業的基本信息,確定是否存在、是否有招聘、是否有正式的官網,官網上又是否有公司的介紹等。其次,還要關注網站的信息來源是否合理,流程是否正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畢業生均為化名)

    ?

    ?

    ?

    ?

    相關鏈接:

    讓互聯網之光照亮逐夢新征程——寫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之際
    互聯網之光!這些“黑科技”讓烏鎮再“吸睛”!
    習近平致信祝賀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強調 尊重網絡主權 發揚伙伴精神 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讓互聯網紅利惠及每個人

    ?

    相關鏈接:
    讓互聯網紅利惠及每個人
    習近平致信祝賀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強調 尊重網絡主權 發揚伙伴精神 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互聯網之光!這些“黑科技”讓烏鎮再“吸睛”!
    讓互聯網之光照亮逐夢新征程——寫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之際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唐云云]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