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毛振華)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胡大一等多位國內知名臨床醫學專家發起,依托“互聯網+”開展的大型雙心醫學真實世界研究近日正式啟動。該研究計劃入組百家研究中心的萬例患者,積累雙心醫學中國證據,從而指導國人雙心疾病的防治及診療。
雙心醫學是研究、處理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情緒、社會環境及行為的科學。今年10月公布的我國首個大型心臟康復認知調研結果顯示,83%的公眾不熟知心臟康復知識,且普遍處于亞健康心理狀態。
針對這一嚴峻形勢,依托“互聯網+”開展的大型雙心醫學真實世界研究,近日在北京舉辦的首屆香山心臟預防康復論壇上正式啟動。該項研究聚焦心臟疾病的社會因素分析,利用“互聯網+”創新手段,提升準確率及覆蓋面。
針對雙心疾病患病率高、診斷率低、危害嚴重等特征,研究將啟動冠心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伴焦慮或抑郁狀態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評價。胡大一和中科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員陳可冀擔任主要研究者,計劃入組全國100家研究中心的1萬例冠心病伴精神心理障礙患者。該項研究專門搭建了“互聯網+”平臺,方便開展患者隨訪,充分挖掘基于雙心臨床醫療的大數據。
胡大一介紹,為配合該項研究,他還將帶領團隊在深圳組織心血管預防康復學術會議及培訓,聯合黃河科技大學培養心臟預防、慢病預防康復事業的復合型人才。
借助“互聯網+”手段是這次研究的主要特點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教授王臨虹認為,這有助于實現數據信息共享,更好地對人群健康做出評價和追蹤管理,探索個體化的精準慢病管理方式。
?
?
相關鏈接:
第五屆南方口腔醫學大會海口舉辦 1500名醫護人員參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