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焦利斯坦沙漠邊緣,有一片頗為壯觀的“藍色海洋”。它靜靜地把這里豐富的光能轉化成電能,造福附近巴哈瓦爾布爾地區的居民。
       
     您當前的位置 : 國際新聞>

    通訊:用工匠精神把中國優質產能帶出去——走進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魯班獎”項目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2-04 14:46

      新華社巴基斯坦巴哈瓦爾布爾12月4日電

      新華社記者 劉天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焦利斯坦沙漠邊緣,有一片頗為壯觀的“藍色海洋”。它靜靜地把這里豐富的光能轉化成電能,造福附近巴哈瓦爾布爾地區的居民。

      這片“藍色海洋”就是由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300兆瓦光伏電站一期項目。該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之一,也是走廊項目中最早投產的能源項目。

      得益于超高的安裝速度和標準、優秀的環保和屬地化措施,這一光伏項目于今年11月獲得了中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獎項——魯班獎,這也是中巴經濟走廊提出以來第一個獲得這一獎項的項目。

      自去年6月建成以來,光伏電站已累計發電約7.3億度,成為巴哈瓦爾布爾地區近28萬戶家庭主要的供電設施。

      沙漠邊緣的巴哈瓦爾布爾自然條件惡劣,夏天最高氣溫能達到50攝氏度以上,多數家庭依靠電風扇度過炎炎夏日。家住巴哈瓦爾布爾的穆罕默德告訴記者,以前夏天每天都要停電12小時,而一期300兆瓦工程完工后,停電時間縮短到每天約兩小時,能讓他們更舒服地度過夏天,這讓他們非常高興。

      在項目園區現場,一排排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地排列著。一期首批50兆瓦光伏板依地勢而建,原需要花半年時間完成的任務僅用短短兩個半月就完工,在巴基斯坦的沙漠中創造了“中國速度”的奇跡。隨后的250兆瓦光伏板則在平整后的地面上安裝。每塊光伏板之間的距離和高低幾乎完全一致,數十米長的列隊幾近一條直線,這樣的安裝標準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標準。

      園區內的部分光伏板還安裝了先進的太陽能自動清洗機,可以定時自動清洗光伏板上的灰塵,保證光伏板的發電效率。這也主要得益于精細化的施工標準。

      除了施工質量過硬外,該項目的環保措施也是一大亮點。為了增加環保性,項目地址選在了荒蕪的鹽堿地,不占用巴基斯坦有限的耕地。同時,為了防風固沙,項目還在升壓站周邊種植了低矮植被,滿足了當地政府對工程的環境保護要求。

      項目所在的旁遮普省近年來空氣質量嚴重下降,霧霾問題不斷加重。因此減少排放高的燃油發電,發展清潔能源是當地優化能源結構、減輕空氣污染的必然選擇,而零排放的太陽能正是選項之一。

      據了解,一期300兆瓦的光伏板年發電量約為4.8億度,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站相比,每年可節約15.36萬噸標準煤。除此之外,太陽能發電還能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節約淡水資源和處理廢渣等環境成本。

      項目還積極拉動當地就業,在建設高峰期時曾為當地創造了超過5000個就業崗位。包括水泥和鋼筋在內的建筑材料也都在當地購買,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中國一冶巴基斯坦分公司副經理龔曉斌說,這是中國一冶承擔的首個新能源項目,施工過程中不僅采用了多項國內新技術,還研發多項專利技術,真正做到了把先進的技術帶入巴基斯坦,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巴經濟走廊。

      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已經發展成熟,在海外市場的份額也逐漸增加。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光伏產業走出國門尋求更大的市場和發展也是必然趨勢。巴基斯坦電力短缺,但日照充足,有大量不適宜耕種的土地,擁有讓中國光伏產業在這里落地生根的土壤。

      龔曉斌說,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要展現中國企業能力強、標準高和要求嚴的過硬作風,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和企業“走出去”戰略。

    ?

    相關鏈接:

    許振超:新時代呼喚工匠精神
    越劇小劇場作品《織造府·又見青溪》演繹工匠精神
    日企丑聞纏身 日本"工匠精神"的牌子砸了嗎?
    80歲的橋堅強 是工匠精神的豐碑

    ?

    相關鏈接:
    80歲的橋堅強 是工匠精神的豐碑
    日企丑聞纏身 日本"工匠精神"的牌子砸了嗎?
    越劇小劇場作品《織造府·又見青溪》演繹工匠精神
    許振超:新時代呼喚工匠精神
    [來源:新華網] [作者:聶晨靜]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