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業扶貧見實效 貧困戶脫貧信心足
秀英長流鎮11戶貧困戶獲得12萬余元分紅
▲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讓貧困戶們很是滿意。圖為貧困戶李崇日與李傳軍在產業扶貧基地喂養鵝。
一汪池塘里,魚兒自在地游動,鵝群在水面嬉戲,池塘邊的空地長滿牧草,供鵝覓食。4日上午,在秀英區長流鎮精準產業扶貧基地,記者見到了一幅生態循環養殖的和諧畫面。長流鎮創新“公司+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以產業扶貧資金入股企業的養殖基地日前獲得收益,11戶貧困戶37人喜獲12.39萬元的年底分紅。
激活貧困戶“造血功能”
“我家4口人,領到了1.3萬多元的分紅資金,心里甭提多高興了。”長流鎮長南村委會潭舊村貧困戶李崇日提到領取分紅時,仍難掩心中喜悅之情。51歲的李崇日妻子體弱多病,去年一場大病讓家里欠下不少錢,家中尚有兩個正上小學的孩子。
為幫扶李崇日有穩定的收入,鎮政府曾考慮將其推薦給海口玉禾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當環衛工,但他為了照顧妻子和家庭,只能放棄當環衛工人。
長流鎮的脫貧任務集中在長南村委會下轄的潭舊村、潭新村、文毓村,建檔立卡的精準扶貧戶共11戶37人。為幫扶當地像李崇日這樣的貧困戶,同時激活他們自身的“造血功能”,長流鎮在常規幫扶的基礎上,今年7月以11戶貧困戶共計13.84萬元的政府產業幫扶資金注入海南錦繡實業有限公司,企業計劃投入50萬元,免費提供緊鄰村莊的場地,建起長流鎮精準產業扶貧基地,基地現有10畝魚塘,養殖羅非魚等,種植10畝牧草,首批規模養殖1000頭鵝,企業負責產品銷售,幫扶聯系單位市糧食局贊助粗糧、玉米粒等飼料。貧困戶參與基地看管和養殖,每月可領取工資。
家門口的這份新工作是讓李崇日輪班看守基地,并負責養鵝喂魚,每月有1600元的工資,平日還能抽空管理家里一畝多的菜地。“基地離家近,又很自由,照顧家里和掙錢兩不誤。”
兌現承諾家家都有分紅
經過貧困戶的精心管理,4個月后,扶貧基地賣出了首批養殖的1000頭鵝、羅非魚5000多斤。海南錦繡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成江介紹,生態養殖的雁鵝十分搶手,每斤售價14元,羅非魚每斤在7元以上。“更重要的是,貧困戶通過來基地打工管理,可以學習到規范的養殖、種植技術。”
為兌現年底為貧困戶分紅的承諾,11月16日上午,海南錦繡實業有限公司專門在長南村委會辦公室舉行精準扶貧產業入股分紅現場會,幫扶單位及參股的11戶貧困戶都來了,本次產業入股分紅貧困戶家庭成員每人可分得3350元分紅資金。李崇日一家四口共領到1.34萬元的分紅,李崇日手拿分紅,臉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既給我們資金入股,又給我們提供就業崗位,沒想到這么快就有分紅了。”貧困戶伍彩蓮說,自家脫貧的信心更足了,致富的步伐也越來越快了。
王成江介紹,企業將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在與貧困戶3年的幫扶期內,每年家家都有分紅,今后將不斷加大投入,下一步還將在基地種植綠色有機的木瓜、牛大力等農產品,發揮產業扶貧基地的引領帶動作用,幫助貧困戶拓寬致富及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貧困戶長遠發展致富的能力。
記者謝大強 通訊員陳創淼 吳一華 文/圖
(海口網12月5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脫貧戶“兼職”農業工人 搬離瓦房住新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