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昨天為101歲老太太祝壽
她的長壽秘訣:心態好,愛勞動,堅持吃素
幼年時期幫助父母做飯洗衣;成年時光,鋤地播種、種田收割、養兒育女;90歲高齡還在喂雞養豬、掃地做飯……昨天,家住蜀山區仰橋社區的壽星劉學英迎來了自己的101歲生日,轄區社區工作人員也送來了生日蛋糕。
孫子喂奶奶吃蛋糕
生平第一次過生日
昨天上午10時許,劉學英老人的家中歡聲笑語不斷,子孫們都圍坐在老人身旁。仰橋社區工作人員特地送來了生日蛋糕,給老人祝壽。桌子上,安徽省老齡委辦公室于今年10月頒發的百歲壽星匾牌格外顯眼。
1916年,劉學英老人出生于仰橋村王小郢(現四季花海公園),13歲來到同村的夫家吳家生活,育有五男兩女共七個孩子。1960年,丈夫去世后,劉學英含辛茹苦,獨自一人將七個孩子拉扯大,終生未再嫁。
劉學英從來沒有過生日的傳統,昨天是老人第一次過生日。看到蠟燭點燃,老人雖然沒有說太多的話語,但是看得出來老人內心是高興的。
身體里充滿勤奮因子
“奶奶身體很棒,腦子也清楚,就是耳朵不太好。”老人的孫子吳國強介紹,平時靠手勢和口形和奶奶交流。
一百年來,劉學英的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活躍著勤勞的因子。十年前,還未拆遷時,90歲高齡的劉學英還在家里喂雞養豬,各種農活不在話下,家里人生火做飯時,老人還幫助放柴火。
劉學英的小兒子吳育高今年63歲,他告訴記者,劉學英很小的時候就幫助父母操持家務,嫁入吳家后,耕田鋤地、做飯洗衣,還要照顧七個年幼的孩子。“父親1960年去世后,母親為了拉扯我們幾個孩子,日子過得非常艱辛。但是母親從未有過抱怨,一生都非常樂觀。”
長壽最重要的是心態
百歲高齡的劉學英思維清楚,大部分生活能自理,靠著板凳也能在家里走走。生活作息也非常有規律,每天晚上七八點睡覺,早上五六點起床。現在她和大兒子及小兒子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
要說老人有什么長壽秘訣,吳國強告訴記者:“吃素,心態好、想得開、關心人。一生熱愛勞動,身子骨至今非常健康。”
劉學英一輩子堅持吃素,一口牙早已不再,喜歡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我父親也種了新鮮的蔬菜,奶奶不僅喜歡吃蔬菜,還幫著擇菜。”吳國強介紹。
雖然年輕時非常辛苦,但是劉學英的心態非常好,樂觀積極面對生活,而且想得開,從來沒有和家人發生爭吵,情緒也一直非常穩定。如今已滿百歲的劉學英每年還能拿到3600元長壽保健費。
“我們做子女的也非常孝敬母親,兒媳婦、孫媳婦都經常過來照看,給母親換洗衣服、洗澡等。兒女孝順、家庭和睦、心態豁達,這才能高壽。”吳育高說道。
據了解,蜀山區全區共有14位百歲老人,女性11人,男性3人,年紀最大的是1909年出生的李兆仁老人,目前身體還不錯,飲食正常。(葛佑平 胡正球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周洪 文/圖/視頻)
?
?
相關鏈接:
三座“期頤偕老”牌坊現存于海口鄉村 瓊州百歲老人恩榮舊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