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堂吉偉德
日前,記者從周琳家人處了解到,從生病到去世這一期間,周琳收到的捐款中仍有剩余,她父母將會在處理完周琳的后事之后整理公布出剩余善款,希望用這些善款來幫助更多人,“這也是她的一個遺愿”。
在治療期間,周琳將自己的抗癌歷程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來,感動了無數網友,她被稱為“抗癌日記”女生,獲得了熱心人士的大量捐款。11月27日,由于病情快速惡化,29歲的周琳于德陽家中去世。她的離世定格在了最后一篇日記上,但她留給外界的不是病痛所帶來的折磨,而是面對病魔所展示的樂觀、頑強、執著與善良。
生如夏花之燦爛,去如秋葉之靜美,這是生命應有的姿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太多難以預料的意外,患上嚴重的疾病,遇上難以想象的變故,都會讓人生的軌跡發生變化。然而即便病痛纏身并飽受折磨,周琳在整個治療期間都不斷地寫著鼓勵自己、感謝親朋好友和熱心人的言語。她這種不屈服于病痛的折磨,以達觀和快樂來書寫病痛的歷程的樂觀態度,是對生命、態度和責任最好的詮釋。每一篇日記的細節描述與呈現,都能夠觸及人心深處。對于“我們應當如何面對人生”和“我們應當如何戰勝病痛”的問題,“抗癌日記”女生周琳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周琳是不幸的,但同時又是幸運的。因為有無數的人在關注和關心她,使她始終處于被愛的氛圍中。還有很多人在患上更嚴重的疾病,經受病痛折磨時,陷入無錢治病的困境。有更多的抗癌者需要獲得幫助,還有更多處于絕境中的人亟待救助。
命運有時并不公平,關鍵在于我們應如何理解并面對人生。周琳照亮了自己也感動了別人,哪怕是人生最后的時刻,也不忘記公布善款并救助別人,這為她短暫的人生又加上一個大寫的嘆號,讓感動和愛心延續,也讓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生活態度不斷傳播。
借助于那份感動以及悲傷的情緒,周琳的家人可以選擇把余款據為己有;沒有第三方的監督,周琳的家人也可以不公布賬目,甚至不履行死者的遺愿。但他們沒有被私念與私欲支配,而是選擇了恪守紅線與傳遞善意,在對“抗癌日記”女生周琳人格給予禮贊之際,這也留給外界更加美好的想象。
由此聯想到,近日有人發布帖子稱自己家境貧寒,母親左右胸均被查出乳腺癌,希望通過某網絡眾籌平臺眾籌30萬元治病,帖子上線兩天后籌得近2萬元善款。但為他母親治療醫院醫生發現此貼后稱:其母實際只有單側乳腺癌,除去醫保報銷費用需要自費的醫藥費僅有6800元。類似這樣的大病眾籌摻假“詐捐”現象近年來頻頻出現,這些無疑對大大地傷害了慈善公信力。而周琳家人在悲痛之余還能謹記社會幫助,回饋和表達感恩的行為,顯然是對社會愛心奉獻的撫慰和彌合。(堂吉偉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