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丁香醫生發的一篇《一年賣出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文章,質疑莎普愛思滴眼液在沒有明顯藥效的情況下過度宣傳產品治療白內障的功能,并以此實現巨額盈利。
那么,事實究竟是如何呢?錢到底落入了誰的囊中?
成本僅1.45元 毛利高達94.59%
莎普愛思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分為滴眼液、大輸液、頭孢克肟及其他中成藥四種,其中莎普愛思滴眼液2016年銷售量為2825萬支,營業收入7.54億元,營業成本為4076.73萬元,毛利率高達94.59%。
值得一提的是,該毛利率還是建立在營業成本較上年增加3成的基礎上獲得的。即便如此,該毛利較上一年還少了0.70個百分點。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莎普愛思共生產了2818.35萬支滴眼液,總營業成本為4076.73萬元,如此來看每支的成本大概在1.45元左右。
?
然而根據幾大電商平臺搜索結果來看,其零售價大多在45-59.8元之間,一下翻了數十倍。
廣告費用占了大頭
根據莎普愛思公布信息來看,該公司自2014年上市之后,每年的廣告費用都不低于2億元,且逐年走高。數據顯示,莎普愛思2014年至2017年1-9月對應的廣告費用分別為2.1億元、2.4億元、2.6億元、2.2億元,分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的27%、26%、26.84%、31.87%。
而反觀同行江中藥業和葵花藥業歷年來廣告費用占比卻均未超過20%。
除此之外,從研發費用來看,2014年至2017年1-9月對應的研發費用分別占營業收入比重的3.65%、3.39%、2.97%、2.16%,遠不及廣告費用的比重。
對此,莎普愛思回應稱,公司廣告費用占比在同行業中較高的原因在于公司產品單一,所以通過廣告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彌補公司產品品種單一的不足。而在研發費用上,公司的解釋是“公司研發的產品周期長,是持續的投入,同時研發費用的投入是依據研發的進展逐步投入。與同行業相比公司的研發費用投入合理,研發費用的投入是依據公司研發產品及實際情況投入。”
于此同時,莎普愛思還在公告中公布了以下數據,以期證明廣告大于研發費用是當前醫藥行業目前存在的普遍現象。
“營銷大過天”是醫藥企業的通病?
事實上,廣告費用支出遠超研發費用的情況,確實不少見,但也并非主流現象。
根據已公布相關信息的119家醫藥上市企業數據顯示,當前有36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廣告方面的支出是大于其研發費用,其中,廣譽遠、壽仙谷、金花股份、奇正藏藥、神奇制藥、九芝堂、珍寶島、吉林敖東、東阿阿膠等企業排名靠前。
通過梳理發現,這些廣告費大于研發費的企業大多涉及中藥產品的生產。分析顯示,這主要是由于中藥中非處方藥居多,因此在研發投入較小、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廣告投自然就放成為拉動其銷量的重要手段。
而在剩余83家研發費超過廣告費用的企業中,排名前十的分別是:華東醫藥、康緣藥業、普洛藥業、現代制藥、海思科、浙江醫藥、貝達藥業、新華制藥、誠志股份、華北制藥,這十家企業中,僅康緣藥業涉足中藥,其余均主要生產西藥。
?
?
相關鏈接:
葫蘆娃藥業:海南制藥品牌戰略全國領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