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吳海濤5日表示,國際社會在應對海洋領域的挑戰時應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他還強調,要加強溝通協調,穩步推進國際海洋法立法進程。
吳海濤當天在第72屆聯大關于“海洋和海洋法”議題的發言中說:“面對海洋領域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密切合作,攜手應對挑戰。”
他指出,中方提出“一帶一路”,特別是其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將有力推動涉海國際合作的開展。中方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國際海洋領域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平衡處理海洋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積極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
吳海濤對國際海底管理局、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和國際海洋法法庭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三大機構的工作所取得的進展表示祝賀。他表示,《公約》及一般國際法為各國開展海洋活動提供了法律框架,各國據此享有的權利應得到充分尊重。中方支持國際海洋法法庭在和平解決海洋爭端方面發揮作用。他說:“中方支持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遵循《公約》及其現行《議事規則》開展工作,堅持‘有爭議、不審議’原則,維護沿海國合法權益和國際社會整體利益,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中方支持國際海底管理局更好地履行《公約》所賦職責。”
吳海濤特別強調,要加強溝通協調,穩步推進國際海洋法立法進程。
在談到中國關于海洋事務的立場和觀點時,他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國際海洋事務和海洋法的發展。今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開展海洋合作注入了新動力。”
他表示,中國將繼續做國際海洋法治的維護者、和諧海洋秩序的構建者、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推動者。中方愿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與各國攜手應對涉海挑戰,共同保護海洋,共享海洋開發利用寶貴成果。
?
?
相關鏈接:
廣東搭建海洋觀測網 沿海每50公里設1個觀測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