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總投資6000多萬元人民幣、展現易縣千年文化遺存的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博物館正式開館。
據易縣縣委書記楊義寶介紹,該縣歷時5年共投資6000多萬元,完成了易縣博物館的建設和展陳等工作。易縣博物館總建筑面積4100平方米,展陳面積3000多平方米,基本陳列以“易水長歌”為主題,采用實物、圍板、雕塑、場景復原等形式,綜合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段,設置先民足跡、燕國風范、郡縣之制、雄關福地、氣壯山河、夢想起航、易州流風、易州遺珍8個部分,展出珍貴文物500余件(套)。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李恩佳稱,易縣文化底蘊深厚,域內分布著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北福地文化遺址、2000多年前的燕下都城址、明代長城重鎮紫荊關和清西陵等多處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文化價值的歷史遺存。
官方資料顯示,易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是聯合國首批命名的千年古縣。目前,該縣有文化遺存300多處,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其中,該縣北福地史前遺址發現成果位列200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完)
?
相關鏈接:
京津冀中小博物館嘗試聯合辦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