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唯有愛心值得托付(憑欄處)
打罵、扎針、喂芥末……每個字眼都觸目驚心。
家長們的高度緊張自然不是捕風捉影,畢竟在關乎孩子生命健康的事件中,哪怕只是百萬分之一的幾率,也會擊中家長們最脆弱的神經。
對于家長來說,幼兒園是做什么的?托付一個心安,恐怕是最重要的。如今,不少幼兒園在招生時紛紛打出這樣的廣告:上了我們的幼兒園,你的孩子能多認1000個漢字、能熟背100首唐詩、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可是,與這些“附加技能”相比,幼兒園真正要做的、家長們真正在意的,是“0”前面的那個“1”——保證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平心而論,當面對一群咿咿呀呀,不是這個打翻了碗、就是那個尿濕了褲子的“熊孩子”時,一般人很難做到心平氣和。若是說教師不耐煩了吼兩聲尚可理解,那么動手打人,就實在是突破了幼兒工作者的道德底線,甚至觸犯了法律。聽說還有一些教師,為了不讓孩子回家“告狀”,就威脅小朋友,聲稱自己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望遠鏡,能夠看到小朋友在家的一舉一動,能聽到小朋友和家長說的每一句話。
教師素質差,孩子就遭殃。特別是對于幼兒這樣一個特殊群體,幼教老師更需要極強的耐心與專業的素養。但現實情況是,幼師里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不少。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顯示,從部分樣本城市的情況看,2014年,有幼教資格證的教師占比為61%,持非幼教教師資格證的占比17%,無證教師占比為22%。
提高準入門檻、提升幼師素養,是解決虐童難題逃不開的一環,也是世界許多國家的成功經驗。可深究一層,為何我國幼師門檻普遍偏低?根本癥結還是在于學前教育的供需矛盾。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有在園兒童4414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250萬人。從保教人員與幼兒的比例來看,師資缺口十分嚴重。幼師師資的供給不足,導致幼師門檻標準下滑、幼師質量下降,繼而帶來幼師待遇的降低、造成幼師心理上的不平衡,從而為虐童事件埋下隱患。
真正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的“幼有所育”,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讓人心安且專業的照看,就目前而言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這其中需要震懾警示,對有虐待兒童現象的幼兒園嚴懲不貸、絕不手軟;也急需補足幼師缺口、提升幼教標準、提高幼師待遇;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嚴格的監管。但歸根到底,于每個孩子的切身感受而言,關鍵還在于幼教教師是否有耐心、有愛心。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祖國的未來。培養更多有師德的幼兒教師,讓真正有愛心的人進入幼教行業,進一步規范幼兒園的準入、強化幼兒園的管理,如此,祖國的花朵才能健康成長,幼兒園才能成為讓人心安的地方。丁雅誦
?
相關鏈接:
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涉事教師被刑拘 責成免除園長職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